24. 八岁可以上场了

    据说今年的春天会暖和一些?但更重要的是,程明弘认为读了这么久,中的概率会大一些。他作为先生,也打算今年下场。因此学堂要闭馆几月,学生们在家温故知新就好了,不必上学。
 




    现在是1534年也就是隆景二十八年的正月十六。
 




    这三年,龚子传的家,家境尚可,只是他本人的处境越来越差,他已经十八了,也出了孝期,要是没考中,他又要被逼着娶媳妇了。
 




    而谈远却过得不错,他们已经在考虑搬家了,让一家人住得更宽敞。
 




    现在,金妮儿已经不卖米粉了,跟着丈夫卖砚台。有谈远这个儿子在背后帮助,生意做得不错,只是出门的时候也长了。
 




    于是夫妻二人手上虽有了点银子,却没有搬走,还租熊家的房子,他们有事,就让熊爷爷李奶奶帮忙看一下孩子。
 




    之前是这样的,但是今年小儿子要下场了,他们当然不肯出门做事,一定要陪在小儿子身边。
 




    农历一月多,天还很冷。不过父子两个在澡堂里洗澡,还是很舒服的。
 




    谈建异乎寻常地兴奋,总是一问再问:“程先生真的说你可以下场了?”
 




    “嗯。他说让我试试,应该能考中童生,秀才他不敢保证。”谈远道。
 




    “童生好,八岁的童生。”谈建兴奋得感觉要乐晕了。
 




    等洗完澡,回去金妮儿也是提小儿子科举的事,她说:“童生好,秀才更好,远哥儿你考个秀才?”
 




    “我自然是想考的,但是…娘你不知道,之前最早中秀才的,也是个神童,12岁中秀才,名扬湖广。我若是八岁中秀才,不说名震江南,简直可以上达天听了,我们家哪有这样的福气?”
 




    谈远认为他中童生信手拈来,但中秀才,不现实。
 




    金妮儿想了想:“你就超不过人家?你不是总要比人强?”
 




    谈远深吸一口气,“读书科举之事,再有天赋,那也是要下功夫的。再说了,人家什么出身,我什么出身,人家读的什么学堂,我读的什么学堂,现在是真的比不过。”
 




    “比不过比不过嘛。”金妮儿嘟囔,“八岁的童生也不错,名震永宁县嘛!到时候娘让你外公你爷爷都请亲戚给你庆祝,让他们都沾沾你的光。”
 




    听到这儿,谈远终于气顺了。
 




    一旁吃烤橘子,吃着满嘴乌黑的谈安气不顺了。
 




    这个弟弟是一天比一天出息了,虽然有个好弟弟,以后不愁。可是他也太把他比下去了,人比人气死人。
 




    而且弟弟聪明,读书那么轻松。现在爹娘自己做生意,他不过是从别人的大工场到了自家的小作坊,还是一天干到晚。要不,他也去读书?
 




    谈安一有了读书的想法,就不由得更关注弟弟了。于是,他不得不承认,弟弟读书并不轻松,几乎从不放下书本。他不讨厌看书,但也不爱看书。读书就是为了功名,吃好喝好,可现在家里富裕了,他要什么没有?
 




    算了,还是不读书吧。
 




    这段时间,程家私塾科举班的学生和他们的程先生都在家努力用功,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门的。
 




    但是龚子传是个例外,之前他写的策论总是一针见血,针砭时弊,这样的策论绝对选不中,所以他只能求助谈远,学习正确的策论,他才可能考中秀才。
 




    龚子传前脚才进门,后脚又进来个人。原来是谈远的外公,他连忙跟着叫了一声,然后躲到谈远兄弟俩的房间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