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3页)

 嘴里不时模拟几声开枪的声响,不停叫喊着打倒小鬼子之类的话。 

 这可把周勤吓得不轻,连忙从周铁牛手上夺过枪。 

 这枪可不是闹着玩的,万一擦伤走火可就危险了! 

 尤其是不熟悉枪械的人,很容易误伤别人或者自己。 

 “仨啊,咱家啥时候有枪的?而且我瞅着这两杆枪,怎么跟村里那些猎户的不一样?” 

 汪淑琴也注意到这两把枪,看了两眼顿时发觉不对劲了。 

 “这个嘛,是我用上次卖药材的钱买来的。” 

 “这可都是正儿八经好枪,不是那些猎户用的土制猎枪。” 

 “也是托了这枪威力够大射程够远,不然你儿子哪能打到那么多猎物?” 

 幸亏周勤脑子转得够快,很快便找到一个合理的借口。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期间,国内枪械管控并不严格。 

 特别是在偏远乡下农村,猎枪几乎是猎户们的标配。 

 唯一区别就是有钱猎户买好枪,没钱的猎户只能买小作坊土枪。 

 汪淑琴一个农村妇女哪懂这些,自然不会对周勤这番话产生怀疑。 

 “我说你跟老刘头只学了半年打猎,咋会那么厉害打这么多猎物回来。” 

 “原来是买了把好枪,那你可要好好保管,别让你大哥毛手毛脚整坏了。” 

 周勤随口应付母亲几句,回房准备研究一下系统。 

 却不承想被汪淑琴叫住,她挑了两只最肥的野鸡野兔递过来。 

 “仨啊,你把这两只野味给小翠家送去,咱们日子好过可不能忘了人家。” 

 被汪淑琴这么一提醒,周勤脑海里顿时浮现出一道靓丽身影。 

 最近几天一直忙着打猎,自己还真没想起来小翠那丫头。 

 当初在周家最困难之时,是小翠送来几个菜馍馍,如果不是她自己全家早饿死了,哪里还会有今天这样的好日子? 

 所谓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 

 更何况周勤现在有能力打猎,自然不会在乎这几只野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