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第2页)

 苏韵婉的榨油作坊也开始运转,她在村里雇了六个人来帮忙。 

 她之所以只请了六个人,也是有原因的。 

 榨油机制作出来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家里种植的花生就用得差不多了。 

 苏韵婉空间内的耕地现在也种植花生,尽管空间内作物成熟期短,但耕地太少,还要留下一批种子。 

 想要用花生大量榨油,还需要等到以后花生种植大面积推广出去以后。 

 反正榨油机就放在那里,不吃草不吃料的,又没什么损失。 

 这六个人,都是苏韵婉觉得平时和她关系相处不错的。主要就是在作坊里面榨豆油。 

 这些人中就包括王婶子和周映雪的娘,其余几人,都是村里平日里比较老实肯干的妇人。 

 她们每天工作四个时辰,每月有五天的休息,每月的工钱是八百文。 

 榨油机每天工作四个时辰,能榨出20斤豆油,这样一来,苏韵婉的作坊每天就可以出产120斤的油。 

 与此同时,苏韵婉又让何项北帮忙,找了一家泥窑,定制了一千个十斤和五斤容量的坛子。 

 豆油制作好后,就直接装入坛中密封。 

 这样不但卫生,保存的时间还会更长。 

 作坊连续工作了几天,苏韵婉这里就存了六百斤的豆油。 

 她又让何项北上职时候,顺路去旭日书局看一看,付恒信是否还在落日镇,若是他还在,就请来家里一趟。 

 目前豆油产量低,不适合在市场上大面积推广,前期就先与酒楼合作最方便,也省去了苏韵婉到处找销路的烦恼。 

 何项北去旭日书局,询问付恒信是否在,孙掌柜告知他,大公子已经离开数日。 

 他就想着,到县城再寻一家酒楼问问。 

 谁知,他一脚刚刚迈出旭日书局的门槛儿,就看到远处驶来一辆外观十分骚包的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