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第2页)

 这样一番堪称复杂的心路历程,走到最后,会作何结尾呢? 

 人们看向崔岘,看向东莱先生,眼睛里满是期待。 

 也有些紧张。 

 因为这关乎此首联句诗,是否能平稳落地,作最后的主题升华! 

 而此时,大家才猛然意识到,八岁的崔岘,已经能和名震大梁的第一名儒东莱先生,共创诗篇了!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啊! 

 纵观大梁诗坛,往前百年,往后百年,怕是都不会再出这样一位神仙人物了! 

 在众人的注视下。 

 东莱先生也谨慎很多,怕毁掉一首佳作,思索许久,这才道:“嘒唳松间坐,萧寥竹里行。” 

 咿? 

 怎地到最后,风味儿竟变得有些寂寥了呢? 

 嘒唳松间坐,萧寥竹里行。 

 大概意思是:在激励清亮的蝉鸣声当中,于树荫下静坐,在萧瑟寂寥的竹林里,独自慢慢前行。 

 明明并未用华丽辞藻,可此句诗一出,却莫名让人恍惚伤感。 

 一股知天命年纪的寒霜扑面而来,钻进人骨头缝里,让人冷得无所适从。 

 那是岁月无情的寒气! 

 再联想东莱先生妻离子丧的悲痛过往,很多人眼含惋惜同情。 

 大抵这便是诗词文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