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裴氏族学,课堂上。 

 东莱先生巧妙地以盖房屋,类比做八股。 

 从最开始的破题,讲述到承题、原题、起讲、入题、提二比、中二比、过接、后二比、后二小比、大结,等一系列严谨、精密的八股格式。 

 乍一看好像很复杂。 

 呃……其实就是很复杂! 

 但名儒就是名儒,轻松化繁为简,把一节本应枯燥无味的课程,讲的格外生动有趣。 

 只是,做文章终究不是盖房屋。 

 知识钻进大脑,能理解多少,留住多少,全凭个人悟性。 

 大梁王朝学子数以万计,但每三年,只能有两三百人杀出重围,高中进士。 

 这是个很残酷、很可怕的事情。 

 是以此话东莱先生肯定不会说。 

 他笑呵呵看着底下一群小学子,问道:“怎么样,做八股文如盖房屋,是不是很简单呐?” 

 底下一片安静,无人应声。 

 方才他们笑的很是欢乐。 

 可这会儿,每个人都笑不出来了。 

 尤其是裴坚,庄瑾等几位马上要读‘大班’的小少爷,脸上甚至浮现出浓浓的畏惧。 

 纵然东莱先生讲的再有趣。 

 可扒开这层‘有趣’的面纱,作八股文的复杂难度,实在让他们觉得有些头皮发麻。 

 课堂后方。 

 吴夫子看着这一幕,在心中无声叹了口气。 

 作为曾经年少时被八股文折磨到崩溃,再后来屡考屡败,文心崩溃,放弃科举来学堂教书的‘过来人’,他可太懂裴坚等人此时的心态了。 

 见没有人回答自己。 

 东莱先生笑着道:“不错不错,看来大家都有所感悟,此刻怕是都在心里思索,该如何盖房屋呢。” 

 “老夫这里,还有一妙招,传授给你们,你们且听好了。” 

 “两句破题打地基,三句承题立梁柱。起讲定调砌砖瓦,四比八股雕窗花。” 

 “望诸生日后勤学不辍,如《礼记·中庸》所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最后,都能盖出令自己满意的房屋。” 

 先传道授业。 

 后敦品励学。 

 这一节课,实在珍贵啊! 

 吴清澜带领全体学子,向东莱先生拱手致谢。 

 东莱先生摆摆手,笑道:“莫要行这些虚礼,还记得方才老夫进来的时候,考教了诸生一个问题吗?” 

 “现在,盖房屋的方法,已传授给大家了。诸生可有问题,来询问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