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3页)

 是极是极! 

 经岘哥儿提醒,老崔氏反应过来,立刻安排激动的一家子洗漱、换上体面衣服。 

 这不是拿乔,是对登门者的尊重。 

 约莫半盏茶功夫过去。 

 崔家的大门终于打开。 

 仲景巷子里外,早已围满了看热闹的人群。 

 当即有人欣喜惊呼:“出来了,出来了!” 

 老崔氏牵着岘哥儿,带领一大家子慌忙出来迎接。 

 但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围观的百姓们看到瞠目傻眼。 

 便见站在巷子口的宋知府,远远瞧见崔家人出来,竟眼圈一红,眼泪陡然落下。 

 知府大人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快步上前颤声道:“本官唐突造访,但愿莫要惊到你们。哪个是作出《悯农二首》、揭露赵志丑恶真面目的崔家岘哥儿?快快上前来,好叫本官仔细瞧瞧。” 

 旁边。 

 吴同知慢了半拍,在心中怒骂宋知府老狐狸,戏说来就来。 

 但他也不逞多让,看向老崔氏,目光淳淳殷切,眼角微湿:“老人家,便是你辛苦培养出神童岘哥儿的吧?本官得替南阳百姓,甚至替我大梁诗坛,向你郑重表示感谢啊!” 

 嘶! 

 听闻这话,周围百姓震撼到失声。 

 甚至有感性之人,泪洒当场。 

 两位老大人,真是爱民如子,识才惜才啊! 

 想来要不了多久,知府、同知大人殷切慰问神童崔岘的事迹,便会传遍整个南阳县城。 

 而被如此夸赞的老崔氏,则是激动的险些没有晕厥过去。 

 她一介老妇,竟然跟大梁诗坛扯上关系啦? 

 唯有叶怀峰县令讷讷站在一旁,急的直跺脚。 

 他也想过去整上两句,可一是马甲被拆穿,现在瞧见崔家人,总觉得羞耻。 

 二是面皮太薄,实在搞不来这种高端操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