炽烈[白手起家]南枝春
17. 价值
陈嘉树长腿一跨坐上车后座,结果车轮肉眼可见地瘪下去一半。他心“咚”地一跳,压着一口气,双腿支地撑住重量。
前头的覃乔笑晏晏道,“别担心,摔了你,我会负责到底。”
这是什么话?
耳根还未褪下去的热再度烧起来,陈嘉树反手抓住车尾的扶手,怀疑自己产生了幻觉,嗓子莫名发干,“你……负责什么?”
只不过说句玩笑话,还真把他给吓住了。
覃乔嘴角乐的老高,陈老板可是个事事较真的人,她不再逗他,转正经道,“当然负责你的医药费啊。”
陈嘉树坐回去,可怜的轮胎再度被压扁。覃乔侧转身,伸出手,“工具箱给我,我放在踏板上。”
电动车平稳行驶在路上,陈嘉树两条大长腿委屈地蜷缩在脚踏板上,膝盖几乎要顶到胸口。
他的背绷得直挺挺,仿佛里面竖了一根钢筋,双唇紧阖成笔直的线,全身每一处都在憋着劲,紊乱躁动的气息只能从鼻腔里一次次呼出。
一辆车两道交叠的影子随着路灯的远近发生着规律性变化。陈嘉树垂眸观察着这个光学现象。
当光源(路灯)距离增大时,影子长度L与光源高度h、物体高度h的关系符合公……
他在心里碎碎念,大脑自动构建着数学模型,试图用这种方式转移注意力。
然而避开了视觉扰乱,却躲不开嗅觉入侵,香甜的花果香随着他每一次深呼吸,深入他的气管深处,这种气味每次和覃乔近距离接触时都会闻到,只是今晚格外馥郁。
所有公式因这不可抗因素袭入溃不成军,他抬起头正视那被蓬松羽绒服包裹住的腰身。
那团模糊的艳红,像岩浆池里飞溅起的岩浆烫到他的眼睛,他再次仓皇撇开视线。
电瓶车车驶出小区,穿过马路,便到了澜大东校门。
理论上下午五点过后,学校是禁止社会人士进校的,但因为今天值班的保安和覃乔相熟,破例放行。只在覃乔登记完后用稍严肃的嗓门提醒,“十点前必须离校。”
校园里银杏栽种的很密,每两棵银杏树之间立着一根路灯杆,路灯藏在枝叶缝隙间亮着微弱的白光。
七弯八弯电瓶车停在新媒体艺术中心楼下。
陈嘉树率先下车,他掏出兜里的手电转一圈打开,冷白的光束斜斜劈开暗夜,打在水泥地面上。
覃乔停好车,正要提工具箱,身后伸来一只骨节分明的手,轻擦过她肥厚的棉服袖子,准确无误地拿走了踏板上的工具箱。
演播大厅在底楼,覃乔带路,两人一前一后步入楼内,沿着通道走至尽头,拐过一个弯就到了。
站在有整面墙高度的朱红色大门前,覃乔推开其中一扇门,屋内灯火通明,与走廊微黄的灯光对照鲜明。
陈嘉树关上手电塞回口袋里,他跟上覃乔,直走过观众席位间的狭窄过道,站上舞台。
“控制台在里面。”覃乔下压门把手,打开设备间的门。
她走进去,拉开台前的办公椅,把它半拎半推进角落,腾出足够的空间,方便陈嘉树检查设备。
“我先排查线路。”
陈嘉树半蹲下来,打开工具箱,取出维修专用手电,一拧,打开灯光,随后将这只手电尾部轻咬在齿间。
光束直直打电箱锁孔上,顿住。
在他背后的覃乔立即领会意思,忙说好,“钥匙在箱顶。”
陈嘉树抬起手,从电箱和保护柜的缝隙伸进去,摸到了一串钥匙。他捏住其中一把,插入锁孔,一转,门应声打开。
电箱内,红的、蓝的、黄的几种颜色的线路错综复杂的搅在一起。
陈嘉树的眼睛扫到哪里,光就跟到哪里。
覃乔也没闲着,走去舞台,把靠在墙边的立式补光灯,一步步倒退地拖进工作间。
“咔哒”完全投入在工作中的陈嘉树没听到插头接通这道声。
眼前刷的亮了好几度,让他下意识地扭头,下巴还没抬起,就听见覃乔一声轻呼,“别看!”
“是补光灯。”覃乔走上来,站定在陈嘉树左侧。
有了这盏高瓦数的补光灯加持,故障点很快被找到。
前头的覃乔笑晏晏道,“别担心,摔了你,我会负责到底。”
这是什么话?
耳根还未褪下去的热再度烧起来,陈嘉树反手抓住车尾的扶手,怀疑自己产生了幻觉,嗓子莫名发干,“你……负责什么?”
只不过说句玩笑话,还真把他给吓住了。
覃乔嘴角乐的老高,陈老板可是个事事较真的人,她不再逗他,转正经道,“当然负责你的医药费啊。”
陈嘉树坐回去,可怜的轮胎再度被压扁。覃乔侧转身,伸出手,“工具箱给我,我放在踏板上。”
电动车平稳行驶在路上,陈嘉树两条大长腿委屈地蜷缩在脚踏板上,膝盖几乎要顶到胸口。
他的背绷得直挺挺,仿佛里面竖了一根钢筋,双唇紧阖成笔直的线,全身每一处都在憋着劲,紊乱躁动的气息只能从鼻腔里一次次呼出。
一辆车两道交叠的影子随着路灯的远近发生着规律性变化。陈嘉树垂眸观察着这个光学现象。
当光源(路灯)距离增大时,影子长度L与光源高度h、物体高度h的关系符合公……
他在心里碎碎念,大脑自动构建着数学模型,试图用这种方式转移注意力。
然而避开了视觉扰乱,却躲不开嗅觉入侵,香甜的花果香随着他每一次深呼吸,深入他的气管深处,这种气味每次和覃乔近距离接触时都会闻到,只是今晚格外馥郁。
所有公式因这不可抗因素袭入溃不成军,他抬起头正视那被蓬松羽绒服包裹住的腰身。
那团模糊的艳红,像岩浆池里飞溅起的岩浆烫到他的眼睛,他再次仓皇撇开视线。
电瓶车车驶出小区,穿过马路,便到了澜大东校门。
理论上下午五点过后,学校是禁止社会人士进校的,但因为今天值班的保安和覃乔相熟,破例放行。只在覃乔登记完后用稍严肃的嗓门提醒,“十点前必须离校。”
校园里银杏栽种的很密,每两棵银杏树之间立着一根路灯杆,路灯藏在枝叶缝隙间亮着微弱的白光。
七弯八弯电瓶车停在新媒体艺术中心楼下。
陈嘉树率先下车,他掏出兜里的手电转一圈打开,冷白的光束斜斜劈开暗夜,打在水泥地面上。
覃乔停好车,正要提工具箱,身后伸来一只骨节分明的手,轻擦过她肥厚的棉服袖子,准确无误地拿走了踏板上的工具箱。
演播大厅在底楼,覃乔带路,两人一前一后步入楼内,沿着通道走至尽头,拐过一个弯就到了。
站在有整面墙高度的朱红色大门前,覃乔推开其中一扇门,屋内灯火通明,与走廊微黄的灯光对照鲜明。
陈嘉树关上手电塞回口袋里,他跟上覃乔,直走过观众席位间的狭窄过道,站上舞台。
“控制台在里面。”覃乔下压门把手,打开设备间的门。
她走进去,拉开台前的办公椅,把它半拎半推进角落,腾出足够的空间,方便陈嘉树检查设备。
“我先排查线路。”
陈嘉树半蹲下来,打开工具箱,取出维修专用手电,一拧,打开灯光,随后将这只手电尾部轻咬在齿间。
光束直直打电箱锁孔上,顿住。
在他背后的覃乔立即领会意思,忙说好,“钥匙在箱顶。”
陈嘉树抬起手,从电箱和保护柜的缝隙伸进去,摸到了一串钥匙。他捏住其中一把,插入锁孔,一转,门应声打开。
电箱内,红的、蓝的、黄的几种颜色的线路错综复杂的搅在一起。
陈嘉树的眼睛扫到哪里,光就跟到哪里。
覃乔也没闲着,走去舞台,把靠在墙边的立式补光灯,一步步倒退地拖进工作间。
“咔哒”完全投入在工作中的陈嘉树没听到插头接通这道声。
眼前刷的亮了好几度,让他下意识地扭头,下巴还没抬起,就听见覃乔一声轻呼,“别看!”
“是补光灯。”覃乔走上来,站定在陈嘉树左侧。
有了这盏高瓦数的补光灯加持,故障点很快被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