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开除

    一早上发完二百张传单,覃乔和发单队伍里的小丽坐在花坛上休息。
 




    人民广场上,烈日炙烤着地面,热浪一波接一波的拍在脸上。
 




    覃乔抹了把额头的汗,捡起地上的空塑料瓶递给路过的清洁工阿姨。
 




    “谢谢。”阿姨接过瓶子,塞入身上背的蛇皮袋。
 




    身上的t恤已经被汗水浸透,贴在背上很不舒服。覃乔看了眼手表,上午十一点,她们站了三个半小时。
 




    “这鬼天气,简直要人命。”小丽用手里所剩的一张传单扇风,额头上豆大的汗水一颗接一颗地往下掉,抱怨道,“你说我们是不是上辈子造了什么孽,这辈子要在这里当牛做马?”
 




    覃乔笑了笑,拿起花坛上的矿泉水,拧开喝了一口,又拧紧盖子,“哪有那么夸张。”
 




    “怎么没有?”小丽看向不远处的一家咖啡厅,“你看那些人,坐在空调房里喝着冰咖啡,我们却要在这里晒太阳。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罗马,我们却要一辈子当牛做马。”
 




    覃乔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咖啡厅的玻璃窗后,几个穿着时尚的年轻人正在说笑。她转脸看向小丽,“你觉得他们很幸福?”
 




    “当然啊,至少不用像我们这样辛苦。”
 




    “可是你知道吗?”覃乔轻声说道,“我爸爸妈妈都是老师,一个月工资就那么多。他们每天批改作业到深夜,看起来是份体面的工作,但其实也很辛苦。他们从来没有抱怨过,反而总是说,看到学生成长,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小丽撇了撇嘴,“可老师至少受人尊敬啊,不像我们……”
 




    “还有那些小吃摊的老板,”覃乔继续说道,“他们起早贪黑,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可他们依然在坚持,为了生活,也为了给路人提供一份温暖的食物。”
 




    “可他们那么辛苦,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不公平。”
 




    “这世上确实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每个人的努力都有它的意义。我父母教会我,幸福不是比别人过得好,而是找到自己的价值。”
 




    小丽叹了口气,“可是……我们这么辛苦,到底是为了什么?”
 




    覃乔指了指广场另一边,一个穿着环卫工制服的大爷正在认真地清扫地面,“你看那边。他可能一辈子都舍不得买一杯咖啡,但他让这个城市变得更干净。你说,他的工作没有意义吗?”
 




    小丽顺着她的手指看去,短暂思考后突然笑了,“覃乔,你真是个奇怪的人。”
 




    “怎么奇怪了?”
 




    “明明家里条件一般,却总是这么乐观。”
 




    覃乔也笑了,眼里盛着希望的光芒,“因为我相信,只要努力,总有一天,我也能坐在咖啡厅里,但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享受努力后的成果。”
 




    她的语调不高,仍分明传到了花坛对面。
 




    陈嘉树正坐在那里,手里握着一瓶喝了一半的饮料。他原本低着头,听到这句话时,动作微微一顿,扭头朝那个女孩看过去。
 




    叶片间漏下的光网在她汗湿的背脊上摇曳,却丝毫不影响她说话时的神采。
 




    陈嘉树像是在思考她的回答,凝视几秒,随后站起身,悄然离开。
 




    走到拐角处陈嘉树遇到那位清洁工阿姨,把手里的空瓶子交给了她。
 




    *
 




    周一上午,顾教授手里拿着的粉笔,正在讲解新闻采访技巧。
 




    覃乔坐在最前排,手里握着一支黑色水笔,埋头孜孜记着笔记。
 




    笔记本纸面整洁,字迹娟秀,偶尔还会画上几个简单的示意图,标注着重点。
 




    顾教授走到她旁边,垂目看她的笔记,“覃乔,分享一下你对这次作业的想法吗?尤其是关于如何通过采访引导公众对事件的看法。”
 




    覃乔站起身,“我认为,新闻采访的核心是倾听和观察。不仅要听对方说什么,还要观察他们的表情和动作,这样才能捕捉到最真实的信息。但更重要的是,记者在报道时的选择和措辞,会直接影响公众对事件的解读。我们需要对事实负责,但也要意识到,我们的笔可以引导舆论的走向。”
 




    教授微颔首,脸上露出赞许之色,却没有立刻让她坐下。
 




    他走回去在黑板上写下“舆论引导”四个字,粉笔与黑板摩擦发出轻微的“吱吱”声。
 




    “覃乔说得很好,”顾教授转回来,温和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记者的笔不仅是记录工具,更是一把双刃剑。你们可能听过一句话:‘新闻是历史的初稿。’但我要提醒你们,初稿的质量决定了历史的走向。一个词的选择、一个角度的切入,甚至一张图片的配图,都可能引发民众截然不同的反应。”
 




    他顿了顿,走到讲台前,双手撑在桌面上,“举个例子,去年娱乐圈有一则新闻,某位知名演员被拍到与一位异性深夜同行。A媒体的标题是‘某演员疑似新恋情曝光,深夜密会神秘女子’,而B媒体的标题是‘某演员与友人聚餐后同行,礼貌送对方回家’。你们觉得,民众看到这两条新闻,反应会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