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监察将至:藩王谋局与内宅筹迎(第2页)
晏昭微微点头,补充道:"王爷,朵颜三卫近来蠢蠢欲动,他们与西域商队的往来也需密切关注。此次监察,若能向朝廷表明王爷对朵颜三卫的管控力度,想必能让圣上安心。"
朱权沉思良久,缓缓道:"二位所言极是。只是朵颜三卫向来狡猾,在明与北元间周旋,轻易不肯为我所用。本王虽有圣上暗示可采取强硬措施,但也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引发动乱。"
正说着,鹿鸣匆匆来报:"王爷,王府总管常秉彝求见,说是垦荒之事又有新的难题。"
朱权眉头一蹙,吩咐道:"让他进来。"
常秉彝入内,行礼后禀报道:"王爷,偏远村落的垦荒进度迟缓,不仅缺耕牛农具,而且百姓们担心北元侵扰,心存顾虑,不愿投入太多精力。"
朱权揉了揉太阳穴,道:"统计一下具体的缺口数量,联合知州上奏朝廷,请求支援。另外,本王会让陈亨将军加强巡逻,保障百姓安全,消除他们的顾虑。"
处理完这一桩事,朱权又想起了内宅之事,便起身前往内室。
张氏正在指导丫鬟们布置客房,见他进来,迎上前去:"王爷,内宅之事已安排得差不多了,您且看看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朱权看着整洁雅致的客房,点头道:"夫人费心了。只是此次监察,关系重大,本王实在忧心物资缺口和吏治方面的问题。"
张氏轻轻握住他的手,柔声道:"王爷不必过于焦虑,您平日里治理藩地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只需如实禀报,再将改进之策一一说明,想必圣上会理解的。"
朱权看着张氏温婉而坚定的目光,心中稍感宽慰:"有夫人在旁辅佐,本王便有了主心骨。只是这大宁局势复杂,内外事务繁多,本王时常感到力不从心。"
张氏微笑着摇摇头:"王爷肩负拱卫边疆、治理藩地之重任,辛劳自是难免。妾身虽为女流之辈,不能为王爷分忧于朝堂之上,但内宅之事定会打理得井井有条,让王爷无后顾之忧。"
朱权轻轻拥住她,心中满是感激。
接下来的几日,朱权一边忙着筹备迎接监察官的各项事宜,一边与各官员商讨藩政事务。
他命人在王府中举办了一场小型的雅集,邀请了大宁城中的一些饱学之士,一同探讨诗词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