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战云压境,大宁破晓前(第3页)

 “是,王爷!”众人领命而去。

 朱权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心中暗暗祈祷着此次行动能够顺利。他深知,这一战不仅关乎大宁的存亡,更关乎明朝边境的安宁。而在朝廷那边,他的军事行动申请正快马加鞭地送往京城,等待着朝廷的裁决,各方势力也在暗流涌动,密切关注着大宁的局势。

 夜幕降临,大宁城内灯火通明。士兵们严阵以待,百姓们也在各自的家中,默默祈祷着。沈书瑶在王妃张氏的房间内,守了一天一夜,终于,张氏缓缓睁开了眼睛。

 “王妃,您醒了!”沈书瑶惊喜地说道。

 张氏看着沈书瑶,虚弱地说:“书瑶,我这是怎么了?”

 沈书瑶松了一口气,微笑着说:“王妃,您积劳成疾,晕倒了。现在已经没事了,您好好休息。”

 张氏想要起身,却被沈书瑶拦住,“王妃,您身体还很虚弱,千万不要乱动。”

 张氏摇了摇头,焦急地说:“不行,我得起来。如今大宁局势危急,王爷一个人忙不过来,我要去帮他。”

 沈书瑶劝说道:“王妃,您现在的身体最重要。王爷已经去指挥战事了,我们在这里为他祈祷,等您身体好了,再去帮他也不迟。”

 张氏无奈地点了点头,“好吧,书瑶,辛苦你了。如今大宁危在旦夕,我们一定要齐心协力,帮助王爷度过这个难关。”

 沈书瑶坚定地说:“王妃放心,我会的。您安心养病,王府和大宁的事务,我会和王爷一起处理好的。”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沈书瑶起身,走到门口,只见朱权走了进来。

 “书瑶,王妃她怎么样了?”朱权问道。

 沈书瑶微笑着说:“王爷,王妃已经醒了,只是身体还很虚弱。”

 朱权走到床边,看着张氏,眼中满是关切,“王妃,你可算醒了。本王还以为……”

 张氏看着朱权,说道:“王爷,我没事。如今大宁局势如何?”

 朱权叹了口气,“北元残余势力来犯,城内又有奸细散布谣言,民心不稳。不过,本王已经派人加强城防,做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同时,还派人去与周边卫所联系,请求支援。另外,本王打算主动出击,偷袭北元的粮草辎重,挫一挫他们的锐气,只是还在等朝廷批复,以及各部门的协同确认。”

 张氏点了点头,“王爷,您的决策是对的。只是,此次主动出击,风险颇高,您一定要小心。朝廷那边,也要多留意各方的态度。”

 朱权微微一笑,“王妃放心,本王自有分寸。此次主动出击,本王让张泽率领精锐骑兵,萧指挥使也会派锦衣卫协助他们,朵颜三卫骑兵作为先锋。相信他们定能完成任务,只要朝廷批复下来,各部门协调到位。”

 张氏看着朱权,眼中满是信任,“王爷,我相信你。你一定要平安归来。”

 朱权握住张氏的手,“王妃,你也要好好养病。等本王击退了北元大军,我们再一起为大宁的百姓谋福祉。”

 沈书瑶看着朱权和张氏,心中满是感动。她知道,在这艰难的时刻,朱权和张氏相互扶持,共同面对困难,他们的感情坚如磐石。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走进房间,行礼后说道:“王爷,张将军和萧指挥使已经率领人马开始准备了,就等朝廷批复和各部门的协同指令。后勤方面,刘先生和赵先生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

 朱权点了点头,“好,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有什么情况,立刻向本王汇报。同时,随时准备接收朝廷的消息。”

 “是,王爷!”士兵领命而去。

 朱权看着沈书瑶和张氏,说道:“王妃,书瑶,你们好好休息,本王去城墙上看看。”

 沈书瑶和张氏点了点头,“王爷,您一定要小心。”

 朱权转身,快步走出房间,前往城墙。此时,大宁城外,一片寂静。张泽率领着精锐骑兵,在夜色的掩护下,与朵颜三卫骑兵一起进行着战前的最后演练。朵颜三卫内部以独特的旗语和号角指挥调度,他们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每一个动作都透着坚决与自信。萧烬羽派来的几名锦衣卫,也混入了队伍中,他们凭借着对北元的熟悉,为张泽提供着重要的情报和建议,同时也暗自留意着军队的一举一动,以便及时向萧烬羽和朝廷汇报。

 “张将军,前面就是北元的粮草辎重营地了,等朝廷批复一到,我们便可行动。”一名锦衣卫低声说道,同时悄悄展示了手中的秘密联络工具——一个特制的小巧竹筒,里面装着加密信件,随时准备传递情报。

 张泽点了点头,“好,大家先做好准备,不要打草惊蛇。等收到命令,听我指挥,一起冲进去,烧毁他们的粮草辎重!朵颜三卫的兄弟们,此次我们并肩作战,让北元见识一下我们的厉害!”

 “是,将军!”众人低声应道,士气高昂。

 队伍进行着紧张有序的准备工作,张泽看着远方,心中暗暗祈祷着朝廷的批复能快点下来,此次行动能够顺利,不辜负王爷的信任。

 大宁城墙上,朱权焦急地等待着朝廷的批复和张泽的消息。他深知,这一战的胜负,不仅关乎大宁的存亡,更关乎明朝边境的安宁。而朝廷那边的态度,将直接决定着这场战争的走向。

 “王爷,有朝廷的快马来了!”一名士兵大声喊道。

 朱权心中一紧,快步走下城墙,去迎接朝廷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