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大宁风云:危局与筹谋(第2页)
众人又围绕着各种应对策略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从兵力部署到后勤保障,从情报传递到应急措施,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斟酌。朱权认真倾听着每一个建议,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就在这时,王府管家匆匆走进议事厅,在朱权耳边低语了几句。朱权脸色微微一变,随即对众人说道:“诸位稍作休息,本王去去就来。”
朱权跟着管家来到书房,只见萧烬羽早已等候在此。萧烬羽见朱权进来,立刻行礼道:“王爷,卑职有紧急情报汇报。” 说罢,他从怀中掏出一封用火漆严密封印的密信,双手呈上,继续说道,“这封密信是通过锦衣卫专属的情报传递线路,由京城加急送来。途中经过了三个驿站的交接,每个驿站的负责人都签字确认,确保了情报传递的安全和时效。”
朱权神色凝重地接过密信,拆开查看,脸色愈发阴沉:“这些乱臣贼子,竟敢如此大胆!萧指挥使,你可有应对之策?”
萧烬羽沉思片刻,说道:“王爷,卑职建议立刻加强王府和城内的安保措施。卑职已快马向刑部、都察院发去文书,请求协同办案,并与大宁都司联系,调派[具体卫所名称]的兵力。不过,调动兵力需要都司行文确认,再由兵部备案,流程繁琐,还请王爷知晓。卑职会先安排锦衣卫暗中调查可疑人员,一旦有叛乱迹象,即刻控制,同时安排专人在城内辟谣,稳定百姓情绪。另外,此事相关的详细情报和应对方案,卑职也已加急上报朝廷相关部门,力求获取更多支持与配合。”
朱权微微点头:“好,此事就交由你负责。务必尽快将这些叛国之徒揪出来,绝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有任何进展,随时向本王汇报。”
萧烬羽领命而去,朱权回到议事厅,将此事告知众人。众人听后,皆义愤填膺,纷纷表示要与这些叛国之徒斗争到底。
朱权看着众人,坚定地说:“诸位,大宁如今内忧外患,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共渡难关。在应对外敌的同时,也要防范内奸。从现在起,王府和城内要加强戒备,不得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人。”
就在大宁城内紧张备战之时,沈书瑶在王府后院也忙碌着。她召集了王府的丫鬟和仆人们,严肃地说:“如今大宁局势紧张,王府的安危至关重要。大家务必提高警惕,若发现有可疑人员闯入,立刻上报。”
丫鬟小翠怯生生地问道:“侧妃,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帮助王爷呢?”
沈书瑶微笑着说:“你们平日里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王爷最大的支持。另外,我打算在王府内设立一个临时医馆,一旦有士兵受伤,我们便能及时救治。”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愿意听从沈书瑶的安排。沈书瑶又亲自检查了王府的仓库,确保粮食、药品等物资储备充足。
午后,沈书瑶来到花园中,想要稍作休息。她坐在亭子里,望着满园的花草,心中却依旧牵挂着朱权和大宁的安危。
“瑶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沈书瑶转身一看,竟是萧烬羽。
“阿羽,你怎么来了?”沈书瑶又惊又喜地问道。
萧烬羽微笑着说:“我刚刚处理完一些事务,便想着来看看你。如今大宁局势紧张,你一定要注意安全。”
沈书瑶微微点头:“我会的。倒是你,身为锦衣卫指挥使,肩负着重大责任,也要多加小心。”
两人回忆起儿时的美好时光,脸上都露出了笑容。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萧烬羽很快便恢复了严肃的神情:“瑶瑶,此次前来,我还有一事相告。王爷如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不仅要应对外敌,还要防范内奸。你要多在他身边支持他,若有任何异常情况,立刻通知我。”
沈书瑶认真地点点头:“我明白,我会尽我所能帮助王爷。阿羽,你也要保重自己。”
萧烬羽深深地看了沈书瑶一眼,转身离去。沈书瑶望着他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在这动荡的局势下,每个人都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回到王府后,沈书瑶开始着手准备设立临时医馆的事宜。她亲自挑选了几间宽敞明亮的房间,安排丫鬟们打扫整理。同时,她还将自己平日里收集的珍贵药材和医书整理出来,以备不时之需。
傍晚时分,朱权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王府。沈书瑶看到他,立刻迎上前去:“王爷,您回来了。今日议事可还顺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权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局势愈发复杂,朝中那些乱臣贼子还在暗中捣乱。不过,我们已经制定了一些应对措施,希望能稳住局面。”
沈书瑶心疼地说:“王爷,您辛苦了。我已在王府内设立了临时医馆,一旦有士兵受伤,便能及时救治。”
朱权看着沈书瑶,眼中满是感激:“书瑶,多亏有你。有你在,我便能安心许多。”
两人用过晚膳后,朱权又来到书房,继续研究军事布防图和各地送来的情报。沈书瑶则在王府内巡视,检查各项安保措施是否到位。
夜深了,大宁城内一片寂静。沈书瑶完成巡视后,正准备回房休息,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她心中一紧,直觉告诉她可能出了什么事。
只见一名丫鬟神色慌张地跑来,气喘吁吁地说:“沈侧妃娘娘,不好了!王妃她……她晕倒了!”
沈书瑶心中一惊,立刻跟着丫鬟来到张氏的房间。只见张氏躺在床上,面色苍白,昏迷不醒。沈书瑶急忙上前,为张氏把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