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偏心眼(第3页)

 “哟,这是中华呢!”

 “叔,这一盒你留着抽。”张大龙随手又从怀里掏出另一盒中华烟,塞到张有田手里。

 “别别别,大龙,你收着,我不抽这么好的烟,你出门办事的时候见人再用。”

 “行啦,叔,侄子孝敬你盒好烟还不应该的吗?拿着抽。”张大龙强硬地把烟塞到张有田手里,“叔,对了,宇哥和恒哥这段时间在家干啥?

 “你宇哥现在在村上当小队长,这不入了冬也没什么特别的事,想着明天就去北边找你恒哥,他俩一起干。”张有田说道。

 “那我恒哥现在干啥呢?”张大龙接着问道。

 “哎,你恒哥干的是力气活,在北边割冰呢。

 割冰这活儿,那时候可没有现代化的电动冰锯。那时工人们用的都是纯手工打造的冰锯,那锯齿虽然锋利,可操作起来全得靠人力。

 大冷天的,拉动手锯的时候,呼出的白气‘唰’地一下就在冰冷的空气里没影了,双手被冻得通红通红的,可谁都不敢歇一会儿,就盼着能多割点冰,多挣点钱。”

 “冰镩子也是最原始的样子,只能靠人力一下一下往冰里凿。每凿一下,那都是工人们对生活的盼头,对这份工作的执着。”张有田边说边比划着。

 “传送冰块也没有现在先进的传送带,就靠着简单的木板滑道。冰块被分割开后,顺着滑道滑到岸边,工人们都在旁边紧紧盯着,就怕冰块滑落的时候给弄碎了。”

 “搬运冰块靠的是人力推车,大家一起使着劲,喊着号子,‘嘿哟嘿哟’地把冰块装上卡车。”

 “至于冰块的用途,除了供应冷库、制作冰雕,在物资相对匮乏的那时候,一到夏天,小商贩们就用这些冰块冰镇汽水、水果啥的,给大伙带来一丝清凉。

 而且那时候制冰厂没几家,天然冰块就成了消暑、保鲜的重要东西,所以才有割冰工人这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