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陈府宴请(第2页)

 可是,这么大额的银票,他可不敢私自留下。

 二十四万两银票,当初,陈睿自己还折了五万两呢。

 通海县令垫了两万两。

 乾王自己垫了十七万两。

 这事才平息了。

 这事过了也就过了,偏偏银票找到了。

 陈睿哪敢私自做主,这事本就蹊跷,若是这后头还有后手,他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立即一封急奏直接递了上去。

 陈睿走的是太傅的路子,太傅肯定会看缘由,若是太傅想要压下此事,他就当没写过这个奏折。

 若是太傅把奏折送到帝王跟前,那就说明,太傅不会去管这事。

 所以,他奉召回京了。

 他进了皇宫,恭恭敬敬的把银票全部呈上,并且把当初乾王监管银票,被掉了包的事情也一并供了出来,当然也包括他们几人分摊银两的事情。

 按理说,这事情完全就是乾王一个人的责任。

 可是因为在徐州地界内,又在通海县,所以,身为徐州知州的陈睿以及新上任的通海县令都被牵连了。

 至于帝王会如何处置他们?

 陈睿不清楚,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这事本就是一个隐雷,现在爆了也好。

 若是在某一个敏感时期,这才爆出来,那影响力和结果就不一样了。

 陈睿不担心,若是他要被追责,那么乾王必然是最大的祸首。

 更何况,他自认在徐州的几年里,也算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现在徐州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隔壁。

 就算是吏部的官员下去考核,他也是有底气和信心的。

 当然,这事他没跟父亲说。

 只是父亲知道不知道,他就不知道了。

 当时银票被调换一事,也就只有乾王的属官和赵光华以及他。

 这下,这事捅破了,其实只是把陈睿之前质疑的问题摆到了帝王面前。

 二十四万两银票,户部直拨的。

 按照当时他的怀疑,这银票是不是从户部出来就有问题?

 还是护送途中出了问题?

 这其中还有个问题,那就是户部送来的财物可是经过验收的。

 那就排除了接收之前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