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真的值得吗(第2页)
“敢问阁下平日治军如何?”
“莫不是今日来的阵仗?虚张声势,或是偶尔带兵出猎,又或与敌方小试锋芒,而后趾高气扬地返回,抑或是仅限于训练军队,喊些空洞的口号罢了?”
“若是如此。”
“大明军力之衰败,着实令人担忧。”
“大明建国不过十八载,军力便已衰退至此,幸而如今蒙古式微,内部分歧加剧,这才给大明机会反击,可未来呢?大明看似强大,实则华而不实,若此虚象被戳破,岂不成千夫所指?”
“到那时,谁来守护这片江山?”
“靠这些士兵吗?”
李云青长叹一声,目光愈加深沉。
他缓缓扫视着赵玄、陈安之等人,语气平静却掷地有声:“阁下领军多年,可曾询问过部下,他们是否明白为何而战,为何而战?”
“战争对他们来说有何意义?”
“阁下问过否?”
一句话出口。
原本喧闹的营地顿时寂静下来。
全场落针可闻。
士兵们个个面露疑惑。
为何而战?为何而战?战争有何意义?
他们懂吗?
不懂。
他们是军户,向来遵从朝廷号令,朝廷要他们做什么,他们便做什么,别无选择。
他们真的热爱战争吗?
不爱。
他们似乎不清楚战争的意义,胜利与失败对他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早年是为了驱逐外敌,如今蒙古人早已退至北方。
那么为何还要持续北征?
立功扬名?
就他们这些小兵,能有什么成就?又怎么建立功业?
朱棣和姚广孝等人也是一脸茫然。
当然,他们心里清楚得很,打仗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那是军功,那是荣誉,更是展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但这种机会只属于他们少数人,对大部分士兵而言,打仗毫无意义。
那么,为何他们还要拼命厮杀,不惜性命?
想到这里,朱棣的眼神中透出一丝沉重。
夏之白收回目光,再次站到队伍前,平静地说:“很多人并不明白自己为何而战,为谁而战。我可以告诉你们,为何你们在此,为何要与北元作战,为何这场战斗必须进行。”
北平的风凛冽刺骨。
大营里却异常安静。
没有喧嚣,也没有 * 乱。
唯一的是无边的寂静。
朱棣不知何时下了马,手中没有拿战刀,只握着一根马鞭。
姚广孝和袁珙互相看了一眼,神色极为严肃。
他们岂能察觉不到,经过夏之白的一番追问,整个场面的氛围已经发生了变化。
刚才,大营里的将士对夏之白满是轻蔑,然而在他的连续提问后,虽然朱棣和丘福等将领依然不以为然,但下面的士兵已经开始动摇。
夏之白关注的问题看似微不足道,也显得乏味。
它既不关乎国家大事,也不涉及军事机密,只是单纯关于士兵本身,以及他们的安全。
林之远徐徐走到校场的高台上,没人邀请他,朱祁也没阻止。他独自站在那里,俯视着数千名士兵,一件青灰色长衫被风吹得猎猎作响,仿佛与世无争的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