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恢复施工(第3页)

 林薇盯着机器人传回的画面,心脏在胸腔里疯狂跳动,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作为团队负责人,她深知此刻任何一个错误的决策都可能让整个项目功亏一篑。实验室的灯光在她脸上投下深深的阴影,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会议桌边缘,大脑中不断推演着各种方案,却又不断推翻。“我们可以给机械臂加装可伸缩的支撑装置,先稳固周边,增强洞穴的稳定性,再慢慢进行挖掘。” 她打破了会议室的沉默,提出这个想法时,声音里带着一丝连她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

 “但可伸缩装置的材料选择是个大问题。” 老周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神满是忧虑,“普通合金在这种潮湿、高压力的环境下,很快就会出现疲劳断裂。” 他的话让会议室的气氛更加沉重,众人都陷入了苦思。林薇看着老周紧皱的眉头,心里清楚这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都如此担忧,可见问题的棘手程度。她暗暗咬了咬牙,在心里告诉自己,无论如何都要找到解决办法。

 小陈突然站起身,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们可以试试纳米晶须增强复合材料!这种材料的强度是普通合金的五倍,而且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他的提议让大家眼前一亮,但很快就有人提出质疑。

 “纳米晶须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要求极高,我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设备!” 一位年长的工程师摇头否定,他的话让刚刚燃起的希望又黯淡了几分。小陈的肩膀瞬间垮了下来,眼中的光芒也随之黯淡。他满心以为自己找到了突破口,却没想到被现实狠狠泼了一盆冷水,挫败感如潮水般将他淹没。

 林薇没有说话,而是打开电脑,调出了材料数据库。她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眼睛紧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内心在焦急与期待中反复煎熬。“或许我们可以简化工艺,采用分层复合的方式。” 她指着屏幕上的模拟数据说道,“先在传统合金表面喷涂纳米晶须涂层,这样既能保证强度,又能缩短制备时间。” 这个大胆的设想让团队成员们开始热烈讨论起来,大家各抒己见,不断完善这个方案。但林薇心里明白,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无数难题等着他们。

 方案确定后,科技团队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实验室里弥漫着一股压抑而又紧张的气息,激光切割器发出刺目的光芒,火花四溅,工人们小心翼翼地切割着合金板材,每一次切割都像是在进行一场精密的手术;3d 打印机 “嗡嗡” 作响,一层层打印着纳米晶须涂层模具,那单调的声音仿佛在倒计时;调试台上,工程师们不断调整着支撑装置的伸缩参数,汗水顺着他们的额头滴落,打湿了操作手册,却无人分心去擦拭。

 第一次测试时,支撑装置刚伸入溶洞,就传来了金属变形的刺耳声响。“压力分布不均匀!” 小陈盯着监测数据大喊,他的声音里充满了焦急与惶恐。团队成员们迅速围拢过来,看着屏幕上跳动的异常数据,眉头紧锁。经过分析,他们发现是支撑脚的角度设计不合理,导致受力集中在某一点。林薇看着大家疲惫而又焦虑的脸庞,心里一阵心疼,但她更清楚,此刻绝不能放弃。她强打精神,组织大家重新讨论方案,声音坚定而有力,试图驱散笼罩在团队上方的阴霾。

 接下来的 48 小时,团队进入了疯狂的改进阶段。老周坐在绘图桌前,眼神专注而又疲惫,面前堆满了揉皱的图纸。他重新设计了支撑脚的角度,采用了仿生学的结构,模仿章鱼触手的关节设计,让支撑脚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地形。每一次修改,他都要反复计算受力情况,生怕出现一丝差错。小陈则坐在电脑前,眼睛布满血丝,手指在键盘上机械地敲击着,编写新的控制程序,让支撑装置能够根据实时受力情况自动调整角度和压力。他的大脑早已混沌一片,全凭着一股执念在坚持,不断调试、测试、修改,周而复始。他们顾不上吃饭睡觉,饿了就啃几口面包,困了就用冷水洗把脸,全身心投入到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内心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成功。然而,新的难题接踵而至。溶洞内的气体成分复杂,含有腐蚀性气体,这对支撑装置的涂层产生了严重的侵蚀。看着被腐蚀得斑驳的涂层,团队成员们的心情跌落到了谷底。“难道我们真的不行吗?” 一位年轻的工程师喃喃自语,声音里充满了绝望。林薇看着大家士气低落的样子,心急如焚。她再次召集大家开会,鼓励大家:“我们已经走到这一步了,绝不能被这点困难打倒!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找到办法!” 在她的鼓舞下,团队成员们重新振作起来,开始研究抗腐蚀涂层的改良方案。他们查阅大量资料,不断进行实验,终于找到了一种新型的防护涂料,能够有效抵御溶洞内气体的腐蚀。当改进后的支撑装置再次缓缓伸入溶洞时,整个实验室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机械臂上的传感器实时传回数据,支撑脚稳稳地撑住洞穴岩壁,发出液压系统稳定运行的低沉嗡鸣。“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