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疫苗的研发成功(第2页)
在疫苗生产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难题。一家主要的制药企业生产设备突发故障,导致生产进度停滞。刘岗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他立刻带领技术人员赶到现场,与企业的维修团队一起排查故障原因。经过连续十几个小时的抢修,终于找到了故障点并成功修复。看着重新运转的生产线,刘岗疲惫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随着疫苗陆续生产出来,接种工作也全面展开。在接种点,人们有序地排队等候,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医护人员们认真地为每一位接种者进行接种,仔细询问身体状况,耐心解答疑问。然而,接种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随着接种人数的激增,一些接种点出现了物资短缺的情况。在一个大型社区接种点,一次性注射器、棉签等消耗品即将告罄,而新的物资还在路上,无法及时送达。现场负责人焦急万分,向吴玉紧急汇报情况。吴玉得知后,迅速联系周边接种点,却发现周边接种点的物资储备也不充裕,难以提供大量支援。
消息在排队等待接种的民众中传开,人群瞬间躁动起来。一位中年男子皱着眉头,焦急地说道:“这都等了这么久了,怎么还不能打疫苗,物资怎么能短缺呢?我们的时间就不是时间吗?” 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也满脸担忧,“我专门请假带孩子来打疫苗,就怕孩子感染病毒,这可怎么办呀?” 现场抱怨声此起彼伏,人们的情绪逐渐变得焦虑不安。但很快,现场的志愿者们开始行动起来,向民众耐心解释情况,并表示正在全力解决。一些民众虽然着急,但也表示理解,纷纷表示愿意配合等待。还有几位热心的年轻人主动站出来,协助志愿者维持秩序,安抚大家的情绪。
吴玉当机立断,联系了医疗物资储备库,可储备库表示短时间内难以调配足够物资。吴玉没有放弃,她四处打听,得知一家即将停业的小型诊所还有部分符合标准的一次性注射器。吴玉立刻安排人员前往协商购买,经过一番沟通,成功买下这批注射器。但棉签数量依旧不足,吴玉又发动社区志愿者,寻找可替代的清洁用品。志愿者们纷纷响应,从家中带来干净的纱布,经过消毒处理后,暂时替代棉签用于接种。
与此同时,吴玉不断催促物资供应部门加快配送速度,并与交通部门协调,为物资运输开辟绿色通道。经过一系列紧张的努力,新的物资终于及时送达,接种工作得以继续顺利进行。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网络上突然流传起一些关于疫苗的谣言,声称接种疫苗会有严重的副作用,甚至会导致其他疾病。这一谣言迅速引发了民众的不同反应。一部分人盲目跟风,坚信谣言内容,不仅自己拒绝接种疫苗,还在社交平台、线下社区四处宣扬,试图劝阻他人接种。在一个社区活动中心,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其中一位李大爷忧心忡忡地说:“我听说这疫苗打了会出大问题,咱们可不能当小白鼠啊。” 旁边的张大妈也附和道:“是啊,我儿子本来预约了接种,我让他赶紧取消了。” 然而,也有不少民众保持理性,他们自发地收集官方发布的疫苗科普信息,在朋友圈、微信群里转发辟谣。一些热心的社区居民还组织了线下的辟谣宣传活动,在小区门口、公园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向过往行人发放宣传资料,耐心讲解疫苗的安全性和重要性。一位年轻的志愿者小王拿着宣传册,向一位犹豫不决的阿姨说道:“阿姨,您看,这些都是官方发布的信息,疫苗经过了严格的临床试验,是安全有效的。那些谣言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在这些理性民众的努力下,不少原本受谣言影响的人开始重新审视疫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