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教育的深化
深秋的清晨,凛冽的寒风好似一群顽皮的小兽,顺着刘岗的衣领疯狂钻挤,冻得他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刘岗却浑然不觉,目光牢牢锁定在新建的农业职业学校实训基地上。学生们围绕 “铁牛五号” 农业机器人忙得不可开交,有的手持工具检查零部件,有的在操作面板前输入指令调试参数。氢燃料电池组发出的轻微嗡鸣声,与学生们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充满活力的乐章。北斗定位模块的指示灯,在熹微晨光中闪烁跳跃,恰似夜空中那些努力散发微光的星辰,为这片土地指引着未来的方向。
“播种精度要控制在 ±2cm,这可是盐碱地试验田的关键。” 刘岗眉头紧锁,神色凝重地对指导教师林浩说道。他的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仿佛在向世界宣告一项关乎人类命运的使命。林浩郑重地点点头,手中的平板电脑上记录着各项技术指标,眼神中满是专注与执着。
同一时刻,在不远处的智能温室里,吴玉宛如一位守护珍宝的虔诚卫士,静静地站在一旁,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学生们的育种实验。温室里温度适宜,弥漫着泥土与植物交织的独特气息。孩子们身着实验服,手持移液器,动作轻柔却又透着一股认真劲儿,小心翼翼地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标记小麦基因。培养皿中的胚乳泛着幽蓝荧光,在灯光的映照下,宛如一片神秘深邃的夜海,隐藏着无数生命的奥秘。
“第三代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达到 92%,不过,分蘖期的光周期调控可不能有半点马虎。” 吴玉一边紧盯着实验数据,一边对助手反复强调。她的眼神中既有对实验成果的期待,又隐隐透着一丝担忧。助手认真地记录着每一个数据,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吴玉展开深入探讨。
第一届 “智慧农业” 课程在废弃的粮仓里正式开课。废弃粮仓经过简单改造,焕然一新,墙壁上挂着各种农业技术图表和智能设备的介绍。李有福的儿子虎子,此刻宛如一位威风凛凛、指挥若定的将军,站在操作台前,熟练地操作着多光谱无人机。搭载的 x 射线荧光光谱仪正在对土壤成分进行检测,数据源源不断地传输到电脑屏幕上。
“氮含量 1.2%,磷 0.8%。” 虎子扯着嗓子对学生们喊道,声音在粮仓内回荡,“精准施肥系统会根据这些数据自动调整,就像给大地量身定制营养餐。” 学生们围在四周,眼睛睁得大大的,充满好奇与渴望,手中的笔记本上记录着关键信息,时不时提出问题,虎子耐心地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