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秘密召集(第2页)
陈工轻轻抿了一口手中的酒,辛辣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他抬手扶了扶鼻梁上那副陈旧且有些磨损的眼镜,镜片后的双眼透露出思索的神色。他沉默了良久,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刘岗的话,回忆起自己多年来在建筑领域的探索,那些未被实现的大胆设想,以及对挑战极限建筑的渴望。手指不自觉地在酒杯边缘轻轻敲击,发出清脆的声响,打破了短暂的寂静。随后,他缓缓开口:“你说的这些,听起来就像科幻电影里的荒诞情节,可不知为什么,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你话语中的诚恳与坚定。这份诚意打动了我,我愿意跟着你试一试,就当是参与一场疯狂的冒险吧。我也一直渴望能有机会设计一座真正与众不同、能抵御极端情况的建筑,也许这就是那个机会。我想看看,我们能否在绝境中创造出奇迹。”
随着一次又一次这样隐秘的会面结束,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了刘岗的队伍。其中有擅长材料研发的李博士,他总是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实验服,衣服上还残留着各种实验试剂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他的科研历程。他的头发凌乱,如同鸟巢一般,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头脑风暴。但他的眼神中时刻透露出对科研的狂热,那是一种对未知领域无限探索的渴望。只要一提到新型材料,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整个人都兴奋起来,滔滔不绝地讲述各种奇妙的设想,从纳米材料的应用,到新型复合材料的研发,每一个想法都充满了创新与激情,性格上也极为固执,认定的事情很难改变。有一次,他为了验证一种材料的特性,在实验室里连续待了三天三夜,不吃不喝,双眼布满血丝,却依然全神贯注地盯着实验仪器,直到得出满意的结果。
还有精通建筑工程管理的赵经理,他身着笔挺的西装,每一个褶皱都熨烫得一丝不苟,皮鞋擦得锃亮,举手投足间都透露出专业与干练。他举止干练,无论面对何种难题都能冷静应对,但性格上相对保守,习惯遵循以往的经验。他曾经负责过一个大型商业建筑项目,在面对复杂的施工难题和紧张的工期时,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出色的协调能力,成功让项目提前竣工。在项目过程中,他面对工人罢工、材料短缺等突发状况,总能巧妙地化解危机,让项目顺利推进。他的手中总是拿着一个精致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项目管理的要点和心得,从施工进度的把控,到人员调配的技巧,每一条记录都凝聚着他的经验与智慧。
当众人齐聚一堂时,刘岗看着这些即将与他并肩作战的伙伴,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暖流。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个人的脸庞,看着他们或兴奋、或期待、或坚定的表情,他深知,在即将到来的末世,这份信任与支持将成为他们最宝贵的财富,是他们在黑暗中前行的希望之光。
就在大家互相认识、交流的时候,队伍中一个叫晓妍的年轻机械工程师站了起来,她留着利落的短发,每一根发丝都仿佛充满了活力,眼神中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晓妍兴奋地挥着手说:“我觉得咱们的安全屋,不仅要坚固,还得有强大的防御系统。我可以设计一套自动警报和防御装置,一旦有危险靠近,就能立刻启动。比如说,利用热感应和 motion sensor 技术,只要有不明物体靠近安全屋一定范围,警报就会响起,同时防御武器自动瞄准。而且我还打算设计一套智能追踪系统,能对危险目标进行持续追踪,确保防御的精准性。这套追踪系统可以通过对目标的移动轨迹、速度等多维度数据进行分析,实现提前预判,让我们的防御更加高效。”
李博士推了推眼镜,眼中闪着光回应道:“这想法不错!要是搭配上我研发的高强度纳米材料,用来制作防御设施,那简直坚不可摧。不过这材料成本可不低,资源这块可得好好规划。这种纳米材料的生产工艺极其复杂,需要用到特殊的设备和稀有金属,所以价格居高不下。而且目前掌握这种材料生产技术的团队极少,我们要大量获取,难度很大。不仅如此,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也极为关键,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材料性能不稳定。”
赵经理一听,放下手中的笔记本,眉头微皱,语气带着几分不容置疑:“成本确实是个大问题。咱们的预算有限,得把钱花在刀刃上。李博士,你的材料虽然好,但如果太昂贵,大规模使用不太现实。还是考虑一些性价比高的传统材料,这些材料我有丰富的使用经验,能保证安全屋按时按质建成。就像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来源广泛,价格稳定,施工工艺也成熟,在很多大型建筑项目中都被证明是可靠的。而且我认识很多可靠的供应商,能确保材料的稳定供应。我和这些供应商有着多年的合作关系,他们能在我们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提供高质量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