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军神的新军!(第2页)
苏跃山表示压力山大,只好回去找自己有钱的老爹。
苏百长一听,连夜做了个方案给儿子,让儿子拿着去王爷那长脸。
“宁安城中,苏家及王爷名下共计有五百三十余间商铺,遍布全城。进入十一月之后,我们可张贴公告,所有家中无钱烧炭者,均可进入商铺避冬!
另外,学生还打算号召全城商铺都这么干!谁家收容穷者,谁家来年可免一月赋税!
还有,城中有库存棉花十余万斤,学生已让家父全部买下,届时做成衣物,可免费发给穷人。城中穷人上月已登记造册完毕,我们从最穷、最体弱的开始发,发完为止。”
薛源听完苏跃山的汇报,感觉还不错,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只能保宁安一城,外边的百姓却是没办法了。
是真的没办法,他身为王爷,也能力有限。
于是让苏百长抄了一遍,发送给其他县。
其他县的知县目前都没有正式任命,代理知县都是秦三泰巡查时临时擢拔的。
秦三泰目前尚未回来,据说在各县处理了不少积压的大案要案,给他挣了不少脸,现在连偏远的地方都知道宁王是个好王爷了。
说完过冬的事,苏跃山又汇报了下临近冬季,城中粮价飞涨的事。
粮价每年冬天都会涨,但是今年涨得特别多,原因当然是宁州被围,外边的粮要进来比较难,百姓担心到时候买不到。
苏跃山的建议是抓奸商,平抑粮价,不过薛源知道这治标不治本,没有奸商还有黑市,有需求有恐慌就永远平抑不了粮价。
于是只能决定,将王府储存的官粮,拿出一半投放市场。
王府的存量现在可不少,战前储存的十七八万石,现在还有十万石左右,加上另外六县交上来的秋收粮三十五万石,总计有四十五万石。
拿出二十万石投放市场,足以瞬间平抑粮价。
等苏跃山汇报完后,苏若薇会把其他各县发来的奏报,一并呈上来。
这些奏报中写什么的都有,上到抢劫、杀人、偷盗等大案要案,中到菜价、粮价等民生情况,下到某某寡妇守节多年要不要嘉奖,某某老头睡了儿媳被抓,族人拟浸猪笼要不要阻止,等等。
最过分的,还有个代理知县发来奏报,说自己境内长了一棵竹子,竹子上的斑纹很像一个“宁”字,他已派人将竹子保护起来,并打算立碑建亭,请王爷赐名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