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重生大宋朝老骥伏枥1952

第138章 地下暗室(第3页)

 赵佶在蔡攸和李刚纳谏下禅让皇位给太子赵桓,哪知赵桓狗小子全然不像赵家门生,朝夕暮改,将一个好端端的江山拱手让给了金人,连带他这个作父亲的也成了俘虏。

 赵佶长长吸了一口气,郁闷不禁地呼出去,回想他作俘虏前后的那些骚操作。

 宋徽宗赵佶作俘虏的始作俑者无疑完颜宗翰这头恶魔,完颜宗翰是国相完颜撒改的儿子,强横霸道,不可一世,完颜阿骨打的几个皇子全不被他放在眼里。

 倘若是金兵右副元帅东路军统军完颜宗望,宋徽宗恐怕也不至于作俘虏。

 偏偏金朝皇帝完颜吴乞买那厮听完颜宗翰的,才造成赵佶父子被羁押的颓废局面。

 完颜宗望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二皇子,赵佶做皇上时曾与完颜阿骨打签署了两国互不侵犯,结为同盟的友好条约。

 完颜阿骨打也警告过族人:“女真与南朝结为盟友对付契丹,本王百年后尔等一定要善待南朝,他们才是华夏的正统,不能起意二心和中原王朝作对!”

 完颜阿骨打见了阎王,接班人完颜吴乞买立即变了狗脸,以宋国接纳叛将张觉为由撕毁盟约,大举进攻中原。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宋人、金人本就不在一个道德层面。这是赵佶对北宋败亡做出的最后定论。

 赵佶是宋神宗赵顼的第十一个皇子,生于元丰五年(1082年),自幼养尊处优,形成轻佻浪荡性格。

 据说其父神宗曾到秘书省观看收藏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见其人物俨雅,再三叹讶,随后就生下徽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生时梦李主来谒,所以文采风流,过李主百倍”。李煜托生的传说固然不足为信,但在赵佶身上,的确有李煜的影子。

 徽宗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书法绘画更是天赋非凡。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年仅25岁的宋哲宗病死,宰相章惇主张依礼、律,当立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否则当立长弟申王赵佖,但向太后(神宗皇后)以自己无子,神宗诸子皆庶子,排除患有目疾的赵佖后,主张立哲宗次弟端王赵佶。

 章惇指出赵佶“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向太后以宋神宗语驳斥章惇:“先帝尝言:端王有福寿,且仁孝,当立。”

 最终向太后在曾布、蔡卞、许将等执政的支持下,立赵佶为帝。

 平心而论,赵佶没有当皇帝的心思,可向太后和大臣硬让他上位他也不好拒绝。

 有人说赵佶做了皇上腐败无能,那是一面之词十分偏激;赵佶在治理国家方面还真是有一套手段。

 赵佶执政期间是北宋最民主程度最高,经济最发展,政治风气最宽松,文武大臣最满意的时期。

 只是朱勔在江南大肆收刮花岗石,逼得方腊率领百姓造反;不过花石纲如果从另一个层面讲,那是践行蔡京的“丰亨豫大”经济政策。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徽宗做皇上时期社会鼎盛的一个缩影,张择端给河南人民留下一笔大财富;光2024年国庆节期间游览开封清明上河园的游客就有上千万,旅游收入无法估量。

 宋徽宗在位期间重用的宰相蔡京,被后世骂成“六贼”之首,却是一位宏观经济学家。

 宋徽宗在地下暗室中浮想联翩,孙莫提着一篮子饭菜走进来;宋徽宗问了声:“孙将士,今日有啥新闻要让寡人知道!”

 孙莫将竹篮中的东坡肉、红烧鱼、糖醋里脊一样一样取出来搁在餐桌上,又将一碗白米饭塞到皇上手中,道:“圣上你用餐,小人要给您报告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天大的好消息!”宋徽宗端着白米饭,手中拿着的筷子没有动,迫不及待地问孙莫:“快说是啥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