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高欢结怨魏主怒 宇文探底险关归(第3页)
这时候,高欢还没啥坏心思。
高乾辞别高欢回到洛阳后,高欢替高乾上表,请求让高乾官复原职,可魏主修就是不同意。
高乾心里明白,一场祸事就要降临。
他思来想去,决定主动请求外调,避开这即将到来的风暴。
于是,他再次写信给高欢,诚恳地说:“欢兄,我自愿外调,还望你能代我向魏主求个徐州刺史的职位,让我能有个去处。”
高欢收到信后,再次为乾向魏主陈情。
魏主考虑一番,最终授予乾骠骑将军之职,让他出刺徐州。
可高乾还没出发,魏主就听闻乾曾漏泄过重要机密,顿时怒不可遏,传诏给高欢:“乾邕是高乾之子,之前与朕有私下盟约,如今却如此反复无常,实在让人费解!”
高欢从未听高乾提起过什么盟事,此刻也怀疑高乾暗中挑拨离间君臣关系。
于是,他将高乾之前写的密书,派人呈给了魏主。
魏主当即召见高乾,厉声责问:“你为何如此反复?
朕与你有盟约,你竟这般背叛!”
高乾气得满脸通红,大声反驳:“陛下你自己心怀异图,却斥责我反复无常。
想给我定罪,还怕找不到借口吗?
我死若有知,也算无愧于庄帝!”
魏主不听他辩解,竟下令赐死高乾。
不仅如此,魏主还遥敕东徐州刺史潘绍业,命他前往冀州,杀掉高乾的弟弟敖曹。
当时,敖曹正镇守冀州,得知哥哥被赐死的消息后,心急如焚。
他赶忙派壮士埋伏在要道上,果然将潘绍业抓住。
一番搜查,找到了魏主的诏敕。敖曹悲愤交加,带着十余骑,毅然奔赴晋阳。
高欢见到敖曹,抱着他的头,悲痛大哭:“天子竟如此枉害司空,实在可悲可叹啊!
你兄弟二人,也未尝没有功劳。”
于是,高欢将敖曹留在自己幕下,像从前一样优待他。
话说那敖曹的次兄高仲密,当时正担任光州刺史一职。
时局动荡,他便抄小路急匆匆地奔向晋阳。
仲密本名高慎,因字而闻名。
说来也巧,敖曹本名高昂,名字简单直接。
高家兄弟三人,就数这高仲密饱读诗书、通晓文史。
而高乾和高敖曹呢,向来以勇猛着称,尤其是敖曹,性情粗犷凶悍。
小时候,敖曹刚跟着先生读书,就不把先生的教导放在心上,整天就知道纵马驰骋。
有一回,他大放厥词:“大丈夫就该纵横天下,自己去谋取富贵!
要是天天端坐在那儿读书,最后当个老学究,有啥出息!”
他父亲高次同听了,又气又无奈,骂道:“这小子,要是不把咱高家给毁了,就能让咱高家光宗耀祖!”
长大后,高乾和高敖曹四处劫掠,搅得乡里不得安宁。
高乾看上了博陵崔圣念的女儿,想娶她为妻。
可崔家觉得高乾为人暴虐、品行不端,死活不同意。
敖曹得知后,直接带着高乾去抢亲。
他们硬生生把崔家女儿给拖了出来,扔到村外。
敖曹还在一旁催促高乾:“还愣着干啥,赶紧拜堂啊!”
高乾没办法,只好胁迫着崔家女儿行了礼,就这么野蛮地把人娶回了家。
这高家兄弟,简直就是强盗出身。
不过,后来高乾倒是有所收敛,改过自新了。
而且他还是前中书令高允的族侄,靠着这层关系,成功踏入了仕途。
高欢自打高乾被杀之后,才晓得自己是被魏国皇帝给算计了。
他心里那叫一个懊悔哟,气得直拍大腿。
暗自寻思自己当初怎么就跟瞎了眼似的,没瞧出魏国皇帝的真面目,这下倒好,被人卖了还傻乎乎地帮人家数钱呢。
打这以后,高欢和魏国皇帝之间就结下了仇怨,两人的关系是越来越僵了。
魏主呢,转头就开始信任起贺拔岳来。
他三天两头地往关中派心腹,一个劲儿地嘱咐他们:“你们去给我想办法,一定要把高欢给收拾了!”
贺拔岳也不是吃素的,他派了行台郎冯景去晋阳打探情况。
高欢见了冯景,那是满脸堆笑,还跟冯景设盟,拉着冯景的手说:“你回去跟贺拔岳说,我跟他结为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冯景回去后,就跟贺拔岳说:“主公啊,那高欢奸诈得很,他的话可不能轻易相信啊!”
这时候,府司马宇文泰站了出来。
他拍着胸脯说:“主公,让我去晋阳走一趟,我定能把高欢的底细摸清楚!”
贺拔岳想了想,点头答应了。
高欢见了宇文泰,一看这小伙子长得那叫一个精神,心里就起了爱才之心,想把宇文泰留在自己身边。
宇文泰呢,心里跟明镜似的,他婉言谢绝了高欢,说:“我出来这么久了,主公肯定着急了,我得赶紧回去复命。”
高欢没办法,只好放他走。
宇文泰料定高欢肯定会后悔。
他日夜兼程,一路往西狂奔。
等到了关前,后面果然有晋阳的追兵赶了上来。
宇文泰一抖缰绳,那马儿就如离弦之箭一般冲进了关内。
关内的守卒那叫一个多,把道路堵得严严实实。
那追来的晋阳急骑,看着这阵势,只好垂头丧气地回马自去。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一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