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魏主遭擒国难深 尔朱兆狂洛阳陷(第2页)

 太原王尚且不能活命,区区铁券能保我们平安吗?”

 朱瑞尴尬地捡起铁券,灰溜溜地回城复命。

 魏主听完汇报,脸色阴沉:“看来只能武力解决了。”

 他立即下令招募敢死之士,三天就凑齐了一万人马。

 这支新军仓促上阵,结果可想而知。

 士兵们连基本的战阵都不熟悉,被胡骑冲得七零八落。

 魏主在城楼上看得直跺脚:“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些饭桶!”

 恰在此时,宫中传来喜讯:皇子降生。魏主大喜,当即宣布大赦天下。

 庆贺宴席上,群臣推杯换盏,却对平叛之事避而不谈。

 魏主环视众臣,沉声问道:“叛军就在城外,诸位可有良策?”

 大殿里鸦雀无声,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开口。

 这时,散骑常侍李苗突然站了出来,朗声道:“陛下,臣愿领兵出战!”

 魏主眼前一亮:“爱卿有何妙计?”

 李苗胸有成竹地说:“臣打算夜袭河桥。

 只要烧毁此桥,叛军必然大乱。”

 魏主拍案叫好:“好!朕封你为平西将军,即刻出兵!”

 当夜,李苗率领数百勇士,乘着小船顺流而下。

 月光下,河面泛着银光,士兵们屏息凝神,生怕惊动岸上的哨兵。

 “快看,那就是河桥!”

 一个士兵低声说。

 李苗点点头:“准备火把,听我号令。”

 随着一声令下,无数火把投向桥身。

 干燥的木头很快燃起熊熊大火,火光照亮了半边天空。

 对岸的尔朱军顿时乱作一团。“着火了!快救火!”

 有人大喊。士兵们慌不择路,争相挤上尚未着火的桥面逃命。

 “咔嚓”一声巨响,燃烧的桥面终于承受不住重量,轰然断裂。

 数百名士兵像下饺子一样掉进河里,哭喊声、求救声响成一片。

 李苗站在小船上,望着这一幕,既欣慰又担忧:“我们成功了,但援军怎么还没来?”

 就在这时,一队尔朱骑兵发现了他们。“在那里!”

 随着一声呐喊,箭矢如雨点般射来。

 李苗的部下接连倒下,小船也被射成了刺猬。

 “将军,我们顶不住了!”

 一个满身是血的士兵哭喊道。

 李苗看了看所剩无几的部下,又望了望毫无动静的南岸,长叹一声:“天不助我啊!”

 说完,纵身跳入了滚滚河水。

 消息传回宫中,魏主悲痛不已:“是朕害了李爱卿啊!”

 他追封李苗为河阳侯,谥号“忠烈”。

 这一战虽然损失惨重,却达到了战略目的。

 尔朱世隆在营中急得团团转:“河桥被毁,粮道断绝,这可如何是好?”

 谋士劝道:“大人,不如暂且退兵,从长计议。”

 世隆沉思良久,终于下令:“召回拂律归,我们撤!”

 就这样,尔朱世隆带着部队向北撤退。

 城头上的魏主看到这一幕,终于松了一口气。

 魏主下诏,命行台都督源子恭率军从西道出发,杨吴从东道进军,各自领兵一万,追讨尔朱世隆。

 源子恭行军至太行丹谷,立即下令筑垒设防,控制要道,封锁晋阳方向。

 此时,尔朱兆已从汾州发兵,直抵晋阳城下,准备南下攻打洛阳。

 恰巧,尔朱世隆从北边返回,两军相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眼下朝廷派兵围剿,我们得先稳住阵脚。”

 尔朱兆皱眉道。

 世隆点头:“不如先推举长广王元晔为主,名正言顺,再攻洛阳。”

 元晔是前中山王元英的侄子,性格急躁,但颇有胆识。

 他一听尔朱氏要拥立自己,立刻来了精神。

 “好!既然诸位推举,我便登基!”

 元晔兴奋地拍案而起。

 于是,他自立为帝,改年号“建明”。

 随即封世隆为尚书令,尔朱兆为大将军,皆赐王爵。

 世隆的堂兄度律为太尉,天柱长史彦伯为侍中。

 徐州刺史仲远也被封为车骑大将军,兼任尚书左仆射,统领徐州大行台。

 消息传到徐州,仲远大笑:“好!既然新帝登基,我自当响应!”

 他立刻召集部下,厉声道:“传令三军,即刻起兵,与洛阳会合!”

 就这样,仲远率军遥相呼应,与尔朱氏约定,共同进兵洛阳。

 骠骑大将军尔朱天光正带着贺拔岳、侯莫陈悦在关陇一带行军。

 忽然,尔朱荣被杀的消息传来。

 天光眉头一皱,立刻下令:“南下,去洛阳!”

 他手握重兵,心里却另有打算。

 这时,魏主派朱瑞前来安抚,加封天光为侍中、仪同三司,兼领雍州刺史。

 表面上看,这是恩宠,实则试探。

 天光心里冷笑,转头对贺拔岳道:“皇帝这是怕我们造反呢。”

 贺拔岳沉吟片刻,道:“将军打算怎么办?”

 天光眯起眼睛:“不如让皇帝自己跑路,咱们另立新君。”

 贺拔岳一惊:“这……风险不小。”

 天光摆摆手:“无妨,先让朱瑞回去传话,就说我们忠心耿耿,只想面见圣上,替尔朱荣讨个公道。”

 朱瑞一走,天光又暗中指使手下上书,谎称自己“心怀不轨”,请朝廷提防。

 这一招,够狡猾。

 魏主接连收到两份截然不同的奏报,心里直犯嘀咕:“这天光,到底安的什么心?”

 无奈之下,他只好再给甜头,加封天光为广宗王,以示安抚。

 另一边,长广王元晔也派人来拉拢,封天光为陇西王。

 天光捏着两份诏书,嘴角微扬:“两边下注,总不会亏。”

 与此同时,尔朱荣的侄子尔朱兆正率军杀向洛阳。

 他自恃勇猛,目中无人,唯独对一个人有所忌惮——高欢。

 他提笔写信,派人快马送去晋州:“高欢,随我一同进京!”

 高欢展开信,眉头紧锁。

 身旁的心腹问:“主公,去吗?”

 高欢冷笑一声:“尔朱兆狂妄愚蠢,竟敢造反,我岂能陪他送死?”

 他提笔回信,寥寥数语:“山蜀未平,恕难从命。”

 信使一走,高欢望向远方,喃喃道:“尔朱家,气数已尽了。”

 尔朱兆率军南下,直抵丹谷,与源子恭的军队对峙。

 两军相持不下,战云密布。

 此时,尔朱仲远也从徐州北上,攻陷西兖州,活捉刺史王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