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昭文惨死葬豪华 萧鸾篡位引讨伐(第2页)

 我则愿意退位去养老。

 希望此举能让国家像历史上宣帝中兴汉室、简文延续晋朝那样,永远稳固。

 想到国家未来,心中充满感慨和庆幸。

 这命令一下来,昭文自然就得离开皇宫,搬到他自己的私宅去住了。

 还有昭文妃王氏,刚被册封为皇后没几天,又降回了海陵王妃的身份。

 太后王氏也是,本来在宣德宫住得好好的,萧鸾一继位,她也得挪窝。

 搬到鄱阳王以前的宅子去,稍微修整了一下,还是叫宣德宫,算是没忘旧情。

 再说那太傅、领大将军、扬州牧、宣城王萧鸾,倒是挺会装,三推三让的,群臣请了三次,他才勉为其难地进了大殿登基。

 这一番做作,反而让人觉得他更虚伪了。

 登基之后,他马上改了年号叫建武,还大赦天下。

 自己说是继承了太祖的血脉,算是第三个儿子。

 要篡位就篡位呗,还非得找个这么牵强的理由。

 然后,他就开始封官许愿了。

 太尉王敬则被封为大司马;

 司空陈显达成了太尉;

 尚书令王晏当上了骠骑大将军;

 左仆射徐孝嗣成了中军大将军;

 中领军萧谌不仅升了领军将军,还兼管南徐州刺史;

 中护军王玄邈去了南兖州当刺史;

 平北将军王广之成了江州刺史;

 晋寿太守王洪范则管起了青州和冀州。

 扬州刺史这个肥缺,萧鸾本来想让长子宝义来干。

 但宝义从小身体就不好,干不了这外派的活儿。

 萧鸾没办法,只好改让始安王遥光来干。

 遥光的弟弟遥欣镇守荆州,遥昌镇守豫州,

 这三个人跟萧鸾关系最铁,还有辅佐他登基的大功。

 萧鸾特别信任他们,把重任都交给了他们,就像靠着长城一样踏实。

 度支尚书虞悰,最近突然说自己病得很重,就是不肯进宫上朝。

 新皇帝派了王晏去探望他,顺便想请他出来帮忙辅佐新朝。

 王晏到了虞悰家,好言好语地劝他:“虞大人啊,新主上英明神武,各位大臣也都在齐心协力,国家正需要您这样的老臣来出谋划策呢。

 您怎么能躲在家里不出来呢?”

 虞悰听了,摇摇头,很坚决地说:“主上圣明,大臣们也都尽心尽力,国家自然能安定繁荣。

 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有什么用处呢?

 我实在是不敢接受这个命令啊!”

 说着说着,虞悰竟然伤心地哭了起来。

 王晏看他这样,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了,只好回到宫里向皇帝复命。

 朝里的大臣们一听,有人就提议要弹劾虞悰,说他不顾大局。

 这时候,徐孝嗣站了出来。

 他说:“大家别急,虞悰这可是古时候那种耿直不阿的臣子啊!

 他有自己的想法,咱们得理解。”

 朝里的大臣们听了徐孝嗣的话,觉得他说得也有道理。

 就这样,朝臣们议论纷纷的事儿,也就算告一段落了。

 过了几天,新登基的皇帝决定追封他的亲生父亲始安王道生为景皇帝,生母江氏也被追封为景皇后。

 同时,他还追赠已经去世的哥哥凤为侍中骠骑将军,并追封始安王的弟弟缅为侍中司徒,赐爵安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