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宋军败退失徐兖 魏势嚣张扰青冀(第2页)
弘那时才十二岁,国家大事都由丞相太原王乙浑说了算。
乙浑权力大了心就野了。
过了一年,竟然想谋反。
太后冯氏可不是吃素的。
她悄悄定下计策,一举把乙浑给收拾了。
冯氏是弘的亲妈,又聪明又能干。
乙浑一倒,她就临朝听政,掌握了大权。
说来也巧,这时薛安都和常珍奇的求救信就到了。
冯氏和中书令高允一商量,决定出兵相助。
立刻派镇南大将军尉元、镇东将军孔伯恭,带着一万骑兵,往东去救彭城;
又派镇西大将军西河公拓跋石,和都督荆豫南雍州诸军事的张穷奇,领着一万步兵,往西去救悬瓠(hu)。
南朝时,皇帝授薛安都为镇南将军,还让他兼任徐州刺史,并封为河东公。
同时,常珍奇被授为平南将军,领豫州刺史,封为河内公。
这一下子,两人都算是位高权重了。
兖州刺史毕众敬和薛安都不是一路人。
毕众敬对建康朝廷忠心耿耿。
他看薛安都这势头不对,就写了封奏折,打算送到建康去,请求朝廷讨伐薛安都。
奏折还在路上呢,毕众敬突然得到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他的儿子元宾因为犯了罪,被朝廷杀了。
毕众敬一听,火气“噌”一下就上来了,拔出腰间的刀,照着柱子就砍了下去。
他一边砍一边喊:“我都这把年纪了,就这么一个儿子,现在他在都城里被杀了,我还活着干什么!”
说完,又气又恨,眼泪都下来了。
但话说回来,儿子背叛君王,这理儿也不对啊。
毕众敬这气还没顺呢,魏军就打到瑕邱来了。
毕众敬一看这架势,心里害怕了,赶紧派人去向魏军乞降。
魏将尉元一听,乐了,立马派部队跟着那人进了兖州城。
这一进城,尉元可就不客气了,直接把城池给占了,连主持的机会都不给毕众敬留。
毕众敬这下子是后悔莫及,他没想到自己一时冲动,竟然落得如此下场。
接下来好几天,他饭也不吃,水也不喝,就那么在屋里憋着。
可后悔药哪儿买去啊,这事儿已经没法挽回了。
再说另一边,魏国的西河公拓跋石也带着军队到了上蔡。
他和尉元是一伙儿的,俩人早就商量好了。
等常珍奇出城来迎接的时候,拓跋石一挥手,让部下们冲进城里去。
这一进城,拓跋石可不含糊,直接把城里的管钥都勒令交了出来,仓库也都据为己有。
常珍奇一看这情形,心里也后悔了。
他本来没想投靠魏军的,这下可好,被人家给算计了。
他想再变变主意,可拓跋石防备得那叫一个严密,他根本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没办法,常珍奇只能憋着这口气,刻意侍奉拓跋石,就这么一天天地蹉跎过去。
这天,常珍奇和手下几个心腹在一起,唉声叹气的。
一个手下说:“大人,咱们当初就不该放魏军进城,这简直就是引狼入室啊。”
常珍奇叹了口气,说:“唉,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呢。
引狼入室,应有此遇,这都是我自作自受啊。”
薛安都这时候还不知道两边的战况呢。
他就听说张永、沈攸之已经打到了下磕,心里一急,赶紧派人去催魏军快来支援。
这边尉元带着魏军一路飞奔到了彭城。
他看到薛安都开门迎接,心里挺满意,就派了部将李璨跟着安都进城,也把仓库的钥匙都收了起来。
还特地让孔伯恭带了两千精兵,把城里城外守得严严实实的,这才放心地进了府署。
一进府署,尉元就大大咧咧地坐上了高堂,让薛安都下阶来参见他。
那架势就像上司对下属一样。
薛安都一看,心里那个火啊,但面上还得忍着。
退下来跟部众一商量,想着要不干脆再叛魏归宋算了。
结果这事儿又被尉元知道了,把薛安都叫进署里,说话间带着几分讥讽。
薛安都又愧又怕,没办法,只好把自己私藏的钱财拿出来,重重地贿赂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