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命途多舛谢灵运 文人含冤赴黄泉(第2页)
方才辞出,他感觉自己就像是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回来一样。
后将军司马庾炳之,那可是个有才辩之人。
他在殷、刘两家往来频繁,和两家都相处得颇为融洽。
不过,他暗地里却对宋主忠心耿耿,这可是他心中的秘密。
宋主一旦有秘密的命令要传达,便派庾炳之去告诉殷景仁。
殷景仁虽然称病不上朝,但宋主有问,他必答。
那些密表来来回回,都是庾炳之帮忙传递。
刘湛呢,全然不知这其中的秘密。
他只看见庾炳之经常出入殷家,还以为庾炳之是去探问殷景仁的病情,一点儿也没起疑心。
这刘湛,有时候还真是挺大意的。
接下来说说谢灵运的事儿。
谢灵运不知怎的,犯了事儿,被官府的人逮了个正着。
这谢灵运,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宋主都知道他本事大,心里头怜惜他,本想着赦免他,给他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可彭城王刘义康,偏偏听了刘湛的一面之词,说谢灵运仗着自己有才,尾巴翘到天上去了,还犯上作乱,得严惩。
就这样,谢灵运被流放到广州,守边疆去了。
那谢灵运,他到底干了啥叛逆的事儿呢?
咱得从头捋捋。
早些时候,谢灵运被召进宫里,当了个秘书监。
这官儿干啥?
就是整天跟书打交道,整理整理书籍,写写历史什么的。
宋主还特意让他把秘阁里的书整一整,缺的补上,还让他写《晋书》。
谢灵运心气儿高,本想着能进朝里参政,大展拳脚,没想到却被叫来干这些文字活儿,心里头能不憋屈吗?
他写史书也是草草列了些条目,时间一长,也没啥动静,心里更是郁闷。
后来呢,他升了侍中,能经常见着皇帝了。
有时候呈上自己的诗作,有时候献上书法作品,宋主常夸这两样是宝贝,夸得谢灵运心里头美滋滋的。
可就是不让他参政,谢灵运心里头不满,就跟吃了苍蝇似的。
他常常装病不上朝,有时候还偷溜出城去玩,一去就是十多天,也不跟朝廷说一声。
大臣们都议论纷纷,说谢灵运太不像话了。
宋主也嫌他不守规矩,就委婉地让他辞职。
谢灵运这才上表称病,奉旨回老家了。
回了老家,他也没啥事儿干,就想起他的族父谢方明来。
谢方明是会稽太守,谢灵运就去看他。
这一看,还认识了谢方明的儿子谢惠连。
谢灵运一看这小伙子,心里头那个赏识啊,就跟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似的。
谢灵运在老家待着闷得慌,就四处找人玩儿。
他跟东海的何长瑜、颍川的荀雍、泰山的羊璇之这些人,一拍即合,整天在一起写诗喝酒,成了知己。
谢惠连也加入了他们,四个人一块儿,被称作“四友”。
这四个人啊,整天黏在一起,写诗喝酒,快活得跟神仙似的。
谢家是大户人家,谢灵运继承了先祖的家产,那可是富得流油。
他养了几百个仆人,还有几百个门生,这些人都听他的使唤。
有一天,谢灵运心血来潮,想着带着这帮人出去玩玩。
他们去哪儿玩呢?
去山林里!
那山林啊,可大了,树多得数不清,就跟一片绿色的海洋似的。
谢灵运带着这帮人,浩浩荡荡地就进了山林。
他们在山林里玩啊,闹啊,到处探险,就跟一群孩子似的。
有时候路不好走,他们就砍树开路。
那砍树的声音“咚咚咚”的,响个不停,就跟敲鼓似的。
树倒了下来,“哗啦”一声,把地上的草都压平了。
他们就这么一路砍着,一路走着,跟开疆拓土似的。
这山林里的百姓啊,可遭了殃。
他们本来在山林里过得好好的,被这么一闹,安宁日子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