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仇池险峻杨家占 宋军威武收复疆(第2页)

 可好景不长,才过了四年,杨玄的身体就垮了,病得越来越重。

 他心里着急啊,这国家边境还不太平,自己这一走,杨家谁来撑这片天?

 他把弟弟杨难当叫到床前,拉着他的手,有气无力地说:“难当啊,哥哥我不行了。

 现在国家边境不太平,得有人安抚。

 我儿子保宗还小,撑不起这片天。

 你就继承国事吧,别辜负了先祖的功勋。”

 杨难当一听,吓得连连摆手:“哥哥,这怎么行?

 保宗是嫡长子,应该由他继承。

 我愿意辅佐他,直到他长大成人。”

 杨玄摇了摇头:“难当,你别推辞了。

 我心里有数,保宗还小,需要有人扶持。

 你就当是为了杨家,为了先祖的功勋,答应我吧。”

 杨难当看着哥哥那恳求的眼神,心里一软,就答应了。

 等杨玄一死,发丧的时候,杨难当还真没食言,立了保宗为继承人。

 但杨难当的妻子姚氏,在夜深人静时,悄悄对他说:“这国家还动荡不安呢,得立个年长的君主来镇场子,怎么能让个小毛孩来掌管大事?”

 杨难当一听,心里犯了嘀咕,最后还真听信了妻子的话。

 他废掉了原本的保宗,自己摇身一变成了雍、凉、秦三州的军事都督,还兼着征西大将军、秦州刺史、武都王的头衔。

 恰巧那时候,赫连族被灭了,上邽那地儿就空了出来。

 杨难当眼珠子一转,派儿子杨顺去占了上邽,还让他在那儿留守,看守着这片新地盘。

 他又把保宗拎出来,给了个镇南将军的官儿,让他去守宕昌。

 保宗心里不甘啊,想着要偷袭杨难当,夺回自己的位置。

 可惜,事情败露了,他被杨难当给囚了起来。

 杨难当野心膨胀,又盯上了汉中,伺机而动。

 这时,梁州刺史甄法护管理混乱,宋帝不满,特派萧思话来接替。

 萧思话还未到任,杨难当就迫不及待,调集兵马,直扑梁州。

 甄法护本就昏庸,军事防备早已荒废。

 一听氐族人打来,吓得魂都没了,带着妻儿仓皇出逃,投奔洋州去了。

 氐族人轻而易举进了城。

 萧思话此时还在襄阳,一听梁州失守,心里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他连忙派司马萧承之带着五百人先前进,去探查敌情。

 又让长史萧汪之再带五百人作为后援,随时准备支援。

 萧承之,这个名字在军中可是如雷贯耳。

 他身材魁梧,力大无穷,智勇双全。

 在战场上,他总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士兵们都对他敬佩得五体投地,愿意为他效死力。

 接到命令的萧承之,二话不说,带着五百人马,一路疾驰,很快就来到了梁州城下。

 他抬头一看,只见城墙上氐族人的旗帜飘扬,心里那股恨意如同烈火般燃烧。

 在城下观察了一会儿,萧承之带着人马撤退了。

 他回到襄阳,向萧思话汇报了敌情。

 萧思话听后,沉思片刻,心中已有了计较。

 他决定等后援到了之后,再一起攻打梁州。

 而萧承之呢,他也在心里盘算着如何打败氐族人。

 他知道,这场仗不好打,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于是,他带着人马在襄阳整装待发,士气高昂。

 杨难当此时还不知道自己即将面临一场恶战,他还在做着吞并汉中的美梦呢。

 他哪里知道,萧承之这个智勇双全的英雄,已经磨刀霍霍,准备向他发起挑战了。

 萧承之以前做过济南太守,那可是个有勇有谋的将军。

 他曾用空城计击退过魏军,一时间名声大噪。

 这次,他又被调任为汉中太守,和萧思话一起东行,还兼任行军司马,责任重大啊。

 接到萧思话的军令后,萧承之作为前锋部队,率先出发。

 他看了看手下的人马,觉得人太少了,这怎么行?

 于是,他沿途开始招募士兵,今天几个,明天几个,陆陆续续竟然收集了一千多名丁壮。

 这些人虽然没经过什么训练,但一个个都身强力壮,充满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