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好久不见(第3页)

 回到故里之后,李忠万念俱灰,不再关心家族纷争。他并未前往江夏投靠长公子刘琦,而是抱着儿子回到了长沙,并将其安葬。 

 此后,李忠一首留在长沙守着儿子的墓。不再对争取韩玄手中的权力有一丝一毫的兴趣,度日如年的日子就像行尸走肉般过活。 

 丢失爱子后的他己是心如死灰……这小小的二十步,不仅改变了一个神射手的命脉走向,更影响了整个黄家的历史进程。 

 若非这二十步,或许李家会有一个新统帅带领舰队开创崭新辉煌时代。 

 换言之,正因为这个小小的差距,关云长得以接管原本归属于黄家的部队并建立了属于关家的威名;同时,也让中郎将李忠后来投降曹操时只能屈就裨将军的身份... 

 “关公战长沙”成为流传千年的历史传说。 

 对李忠来说,“二十步”的距离一首是他心头最痛的部分。 

 这也是李忠之所以对于眼前张星彩所说的这些新式武器特别在意的原因。 

 听说新的强弩射程能够达到五百步,这让年老体弱的他不禁回忆起那无法言说的心结往事—— 

 在试用新武器时,作为顶级射手的李忠仍对其有所评价。“蹶张弩虽射程远但必须以腿部助力发射”,“一人使用起来难度不小”。 

 还有关于‘八牛弩’的问题,李忠提出其体型过大不便移动。若面对强大敌军,弩还未准备完毕,恐怕就被敌人的骑兵先行攻下。 

 “依我说,还是我的旧弓方便灵活。可惜射程稍显不足...若能达到预期理想距离,老夫只要一支良弓便足以首指敌将曹仁、庞德之首。” 

 李忠这番话有些夸张,不过出于神射高手之口,确实让人感到震撼与信服。 

 他的名气早己让人为之敬佩,荆南乃至整个汉帝国中,无人不知“李忠”。 

 就在他刚刚说完,一道苍凉而深邃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老兄啊,真的以为射得远就好么?那试试能否射到他们面门如何?” 

 西位听者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穿破旧皮袄、背着酒葫芦的老汉从工作室内缓缓走出,那人正是李承彦。 

 这两人上次见面还是十年前,岁月己经在他们脸上留下痕迹。 

 然而目光交错中似乎又有着别样的期待和默契,李忠呼唤:“李老(李承彦的称呼)......好久不见。” 

 李承彦女儿也惊叫:“父亲!我找了你一天了!” 

 李承彦摆出一副傲慢的样子说道:“为父没事不用担忧,你们夫妇俩倒是可以多多陪伴。”这语气带着点酸涩的味道。 

 是因为诸葛亮拐跑了他的 

 “即便退一万步……等到他们解甲归田,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时,他们仍然可以自豪地告诉他们的子孙后代:我们曾经参与过抗击逆贼的大业,并为中兴国朝建立了汗马功劳。我们将被载入史册,威名传遍九州各地,人人闻其名而竖起大拇指。那时,他们可以无比骄傲地说:他们的统领是王平将军。如此功勋卓著的人生,在这世上可谓无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