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自我怀疑
北方地区一处农村
李大叔和张大叔蹲在一处,手中翻弄着水稻种子。搜索: 今晚吃鸡 本文免费阅读李大叔感慨道:“张老弟,你说这杂交水稻,真像传的那么神?”
张大叔眼睛放光,把种子凑近端详:“那还能有假!我亲戚在南方亲眼看到的亩产比咱之前翻了一番!就盼着今年下半年咱们种上到过年,也能大丰收。”说着,他轻轻摩挲着种子,像是在触摸生活的希望。
李大叔站起身,拍了拍膝盖的土,望向自家的田地:“行,那咱可得多跟农技员请教,争取把这高产种子的潜力都挖出来。”
此时,远处尘土飞扬,一支车队缓缓驶来。打头的一辆崭新的拖拉机,后面跟着播种机、收割机,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光泽。
车队停稳,一位年轻的农机推广员小周跳下车,热情地介绍:“乡亲们,这可是咱们最新款的农机,操作简便,效率超高!”
张大叔快步走到拖拉机旁,伸手摸了摸车身:“这拖拉机看着就结实,以前耕地,靠牛拉,一天下来,人和牛都累得够呛。现在有这机器,得省多少力!”
小周笑着爬上拖拉机,启动给大家演示:“大叔,您瞧,这油门一踩,耕地又快又平整,一天耕个十几亩地不在话下!”李大叔在一旁看得直点头。
接着,小周又来到播种机前,对另一位凑过来的王婶说:“婶子,这播种机更神奇,以前播种,您得弯腰一颗一颗撒,多辛苦。现在坐在这儿,设定好参数,一按按钮,种子就均匀播下去了。”
王婶瞪大了眼睛:“这么方便?那可真是帮了大忙,每年播种,我这老腰都快直不起来了。”
兔子国尽管今年开始全国大力发展农业,在其他建设上有所取舍,许多工厂、学校、医院的建设计划被推迟。但村民们围在农机旁,讨论着未来的丰收,没有一丝抱怨。大家心里都清楚,眼下的付出,都是为了以后更好的日子,为了子孙能吃饱穿暖,过上富足生活。在那个百废待兴却又充满希望的1953年,兔子国大地上,人们怀揣着对新生活的向往,也面临着诸多艰难挑战。这一日,阳光正好,李家村的晒谷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会议正在举行。
老党员李大爷站在临时搭建的木台上,神情庄重又激昂,台下的村民们或蹲或站,全都目不转睛地望着他。“乡亲们呐!”李大爷提高了音量,“都知道咱兔子国刚成立,啥都不容易。现在大统领和副统领全力支持农业,虽说很多建设项目都得先缓缓,像工厂、学校、医院这些都得推迟,但这是没办法的事儿啊!”
台下一位年轻小伙儿皱着眉头,忍不住出声问道:“李大爷,咱能理解农业重要,可医院晚点建,要是家里人生病了咋办?”
李大爷目光温和地看向他,耐心解释:“孩子,我懂你的担心。可你想想,没有粮食,大家饿着肚子,身体咋能好?医院建起来没人看病,不也是浪费嘛。咱现在把力气都使在农业上,吃饱了饭,才有精力搞其他建设。”
人群里,张婶也忧心忡忡地开口:“李大爷,那学校晚建,我家那几个娃读书可咋整啊?”
李大爷微微叹了口气,说道:“张婶,孩子们读书的事儿确实不能耽搁。但咱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吃饭问题。等农业搞上去了,粮食富足了,还怕建不起好学校吗?到时候孩子们就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不比现在强?”
这时,村里的种地能手赵大叔站了起来,大声说道:“我觉得李大爷说得在理!咱们农民,最清楚粮食的重要性。我还记得以前闹饥荒的时候,树皮都被啃光了,饿死人的事儿常有。现在有机会发展农业,让大家吃饱饭,咱必须支持!”
赵大叔的话,让不少村民纷纷点头。
另一位村民接着说:“虽说杂交水稻北方还没看到实际成效,但这些新的农业工具可真是帮了大忙。以前耕地全靠人力,一天下来累得腰都直不起来,现在有了拖拉机,效率高多了!咱牺牲这一时,换来农业工具升级,以后种地就轻松多了,丰收也更有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