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金胖子(第2页)
他拿到第二桶金脑子里就寻思,如果再花钱干盗墓这档子事儿,估计还得折进去,而且自己已经有了案底,恐怕再进去就不是判一年那么简单了。而且因为自己是进过号子的,所以估计外面正儿八经的单位也不会要自己。想过活儿就得单干,到了七十年代末,文物买卖在市面上特别时兴,不少老年间流传下来的好东西都被不开眼的人低价抛售。再经过转卖那价格也是一天一个样。看准这个机会的金胖子觉得可以靠这事儿发财,但自己又不懂文物鉴定。文物这道道里面的水可是很深的。他怕自己吃亏,正巧,当时他父亲有个朋友,以前是历史教授。知识广但人很木讷,但后来因为犯了点事儿被罚了几年劳动改造,当时刚从里面出来生活苦闷,人也比较单纯没什么门路。他一寻思。这不正是老天爷给自己的贵人吗?便去找了这个教授,用一笔小钱就获得了这个教授的好感。从此他专门拉着这个木讷的知识分子教授跟他逛各地的古玩市场,美其名曰做市场研究,以后要当个正经的古董商人,实际上就是钻空子,然后将弄来的古文物卖给外国佬。
借着这么一个懂行的人帮忙,金胖子又发了笔大财,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已经相当阔绰。开着小车在农村转悠,当时几乎没见过小车的村民都傻了眼,也不明白才没几年时间怎么金家的小儿子已经能开上小车了。
但即便如此,当时的他依然没进圈子。而且也谈不上金主,只是个投机倒把成功的黑心商人。
真正让他发家并且进入圈子的是他后来胆大包天并且一直做到现在的生意,伪造文物。这孙子从八十年代开始发家,但随着介入古玩市场的人越来越多。行家里手也不少,远没有一开始那么好做。生意少了,他野心却大了,感觉这么下去不行。迟早有一天自己的老底会被磨光。而当时,文物市场已经有不少赝品冒了出来,他觉得与其去辨认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倒不如让自己来造假。于是便加入了浩浩荡荡的造假大军中,有了好几年在行业内的经验,加上自己团队不错,他这么一干就开始发财。而且这孙子贼聪明。他往往不会在自己的店铺或者自己主要出没的古玩街 卖假货,而是分销到其他地方,尤其是海外。金胖子说过,老外的钱贼好骗。这群傻洋人只要看见个花瓶都以为是唐朝的,看见个小碟子都以为是宋朝的,什么官窑私窑,烧器釉面,统统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