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进贡

 早朝的时候,燕王殿下关于南洋水师远征巴达维亚的奏折,在朝堂上引起了波澜。 

 军事行动与兵部相关,兵部尚书有发言权。 

 兵部尚书出班:“启奏陛下,臣以为南洋水师欲远征巴达维亚,似有不妥。 

 南洋疲敝之地也(穷的不像样儿)。” 

 “南洋诸国,譬如安南、柔佛、吕宋、谈马锡、爪哇、渤泥等,皆是前朝属国。 

 以前,每逢新年大典,这些藩属国都会派遣使者,不远万里进京朝贺。 

 其穷困之状、惨不忍睹。 

 其人身材矮小,黑瘦如猴(就差长毛了)。 

 臣以为,征之无益。” 

 他们都穷那个逼样儿了,饭都没得吃,瘦得像猴子似的,远征他们干什么?劳民伤财不够本钱的。 

 这是群臣的固有印象。 

 明朝时期,皇帝陛下和大臣们都喜欢万国来朝的大场面。不管长得什么样的,他们都欢迎。 

 “厚往薄来。” 

 南洋一带各个藩属国使臣来的时候,拿点土特产:犀角、香料和做工粗糙的金银器皿,以及黑奴、阉人等,回去的时候他们就能得到几倍、十几倍的赏赐。 

 他们来的时候,沿途的地方官府要接待他们,管他们吃、管他们住,还得派人护送他们。 

 回去的时候,地方官府还要如此接待一番。劳民伤财、搅扰地方,地方官员苦不堪言,还没法说!这是国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