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取暖费(第2页)

 这个炕头是王得贵的最爱,寒冬腊月的时候,坐在炕头,屁股下面热热的,才知道有一铺火炕真是美得很呢! 

 特别是老头老婆一个被窝,天天晚上都乐呵呵。 

 这个火炕技术,是从宫里面传出来的,京城的老百姓原来可没有睡火炕的习惯,他们习惯冬天的时候,抱着膀子哆嗦。 

 王得贵媳妇儿,在炕上放了一张小炕桌,把早饭给端了上来。 

 大米汤,二和面的馒头,咸萝卜条。 

 大米汤喝一口,胃里暖暖的,二合面的馒头,咬一口,喧腾腾的,咸萝卜条嚼起来,“嘎吱、嘎吱”的爽脆。 

 王得贵满足的叹了口气,造孽啊!大早晨的不干活,又是米汤,又是馒头的。 

 王得贵媳妇儿笑眯眯,“当家的,叹什么气?衙役不说你了?不让你划拉树叶?” 

 王得贵眼睛一瞪,“怎么可能?官府连柴薪钱都发了,还能不让划拉树叶?我跟你说,衙役们乐不得清闲呢!” 

 说起柴薪钱,京城的老百姓,人人都高兴。 

 听说大明朝兴旺的时候,朝廷也给京城的老百姓们发柴薪钱。 

 不过他们出生的晚,没赶上那个好时候。 

 他们出生以后,朝廷不但不发柴薪钱了,反而想上他们的兜里掏钱。 

 还是新皇帝好啊!经常给老百姓们发铜钱。 

 以前冬天的时候,皇帝陛下说:给京城每个老百姓,发二百个铜钱,当取暖费。 

 柴火是三文钱一捆,二百文钱,能买好多捆,三六一十八,买六十捆还剩二十文铜钱。三六一十八,再买六捆,还剩二文钱,不能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