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依附

 都尔比城堡上面的号角声,和烽烟传到了远方。 

 在远传放牧的牧民听到了号角声,看到了烽烟,就骑着马往他们部落的首领那里跑。 

 科尔沁部落是没有烽烟报警系统的。 

 在古代,烽火报警系统,是一个大工程。 

 烽火台每间隔十里地,就必须有一个烽火台,超出了十里地,就不能保证烽火的有效传递了。草原部落是没有烽火台这个东西的。 

 烽火台上燃烧的是狼粪,所以,烽烟又叫做狼烟。 

 狼的肠子是首的,所以,狼粪燃烧起来,冒出来的烟也是首的。 

 狼烟笔首的像一条线,风吹而不散。 

 当然,烽火台上点燃的不一定都是狼粪,因为没有那么的狼粪。 

 烽火台白天的时候,点燃的是干草和柴薪,依靠浓烟来传递消息。 

 晚上的时候举火烧天,靠火光来传递消息,烧的是芦苇杆扎成的火炬。 

 烽烟和火光也是有讲究的。 

 一道烽烟代表的是来袭击敌人在一千人以下,两道烟代表的来袭的敌人在一千人以上。 

 因为燃烧的材料里面添加的东西不一样,燃烧产生的烟的颜色也不一样,代表的意思也不一样。 

 烽火不但可以传递军事情报,还可以传递灾害和疫情的消息。 

 烽火系统是一个大工程,那个时候的草原部落上的人,还没有那个智商。 

 所以,他们传递消息,依靠的就是骑马跑路。 

 至于,都尔比城堡传递出来的信息,附近的牧民们为什么能明白,那是他们提前约定好的。 

 只要是看见烽烟了,那就是汉人的军队来了。 

 哪个牧民听到了号角声,看到了烽烟,就要快马回去给他们的首领报信。 

 他们的首领得到了消息,就派人骑快马去给他们的大部落首领送信。 

 养息牧河边上的草原牧场上,有一座城,它的名字叫做苏木来木城。 

 苏木来木城很大,东西长一里地,南北宽一里地。 

 城墙是用河滩上捡来的石头砌成的,城墙高五尺半,远远的看上去,像是一个大羊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