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巡抚辽东(第3页)

 皇帝陛下的这幅地图,上面星星点点的多了很多符号。 

 赵令武从屏风的下面拿了一根细长的小棍儿,指着地图上面的符号,给邢世杰讲。 

 不拿棍儿不行。 

 赵令武的身材很高大,邢世杰的身材在赵令武的面前很弱小。按礼仪,邢世杰是不能够接近皇帝陛下的一丈之内的。 

 赵令武如果要是不拿一个小棍儿,光是拿手比划,邢世杰就看不着地图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任何时候粮食都是第一位的,建设辽东也是如此。粮食能够自给自足了,别的事情才能顺理成章的展开。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被

贺兰山和狼山、大青山包围着的黄河河套地区,被誉为塞上江南,塞北米粮川。 

 辽东境内也有一条大河,也有这样的好地方。 

 赵令武拿棍儿指着地图上一条弯弯曲曲的粗线,说道:“邢世杰,这条线是辽河,这里是辽河平原。” 

 邢世杰点点头表示知道,大明朝很久以前,也曾经开发建设过这里,但是没成功。原因有很多。 

 第一是没有良种,粮食的产量太低,在这里种植粮食的成本太高。大明朝的财政承担不起。 

 第二,是因为辽东没有多少人口。没有人怎么开荒种地? 

 第三就是江南文人的缩土论。 

 老朱家得天下的时候,自己没有什么文化底蕴,也不太会治理国家,所以他们主张和士大夫们共天下。 

 而当时的士大夫们主要是指江南的读书人群体,这个群体的人在江南待着,安逸惯了,他们根本就不想什么开疆拓土。 

 他们主张放弃北方的贫寒地区,在江南舒舒服服的待着就挺好。他们根本就不想到北方来当官。 

 在他们的极力鼓动下,明朝的皇帝不但放弃了辽东的大片土地,还把长城以北的蒙古地区给放弃了,致使塞外蒙古部落坐大。 

 明成祖朱棣五次远征漠北的辛苦付之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