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科举(第3页)

 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教育,南北两京都不是那些府县城能比的。 

 圣旨传到了南京,南京城里面的公、侯、伯爵们,又骑着马、坐着轿,聚集地了魏国公徐允爵的家里。 

 大家先是大眼瞪小眼的观望了半天,谁也不先开口说话。 

 安远侯柳祚昌是个急性子,他见大家都在表演沉默是金,他就开口说道:“老公爷,您拿个主意啊!咱们这几十户人家,传承了两百多年,现如今就要彻底的败落了啊!” 

 他这一开口,自然就有别人附和。 

 项城伯常应俊和魏国公徐允爵家,算是世交。按亲戚关系来算,常应俊还得管徐允爵叫舅爷爷。 

 常

应俊说:“老公爷,您老人家上次做主,让咱们各家各户拿了一百万两银子出来,说是助饷。咱们大家可是都听您的了。 

 现在可倒好,人家分封功臣,连咱们的名字,提都没提。那咱们的银子不是白拿出去了嘛!咱们的爵位还作数吗?” 

 对呀,作数吗? 

 魏国公笑笑,作数? 

 魏国公徐允爵问保国公张国弼:“老张,你说作数吗?” 

 保国公张国弼沉默不语。 

 魏国公徐允爵环顾西周,挨个看了一眼,“咱们各家的爵位是怎么得来的,大家都清楚吧? 

 咱们的祖宗是给大明朝立的功,才被授的爵。跟人家大汉国有什么关系? 

 以后啊!咱们就都是平民百姓了!要想过好日子,让孩子们多读书吧!” 

 灵璧侯汤国祚站了起来:“老公爷!话不能这么说啊!咱们各家助饷一百万两银子,不是小数目,难道不算立功吗?” 

 魏国公徐允爵笑呵呵,“你以为你当初不拿出来那一百万两银子,你现在还会站在这里吗?” 

 汤国祚大叫:“凭什么?难道我们不拿银子出来,他还敢明抢不成!我不服!” 

 “对!” 

 永昌侯徐宏舜也站起来了,上次就应该趁着赵令武在南京,和他拼个鱼死网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