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华夏军事建设与人才战略:全方位发展与创新举措

 海军方面,华夏收获颇丰。除了缴获八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还获得了十几艘倭国的护卫型航空母舰。尽管这些缴获的航母在刘铮的高标准下略有不足,但它们的存在依然为海军规模和实力的提升增添了重要力量。 

 此外,华夏海军拥有十八艘战列舰和巡洋舰,刘铮对这些舰艇进行了大规模现代化改造。他下令拆除舰上200mm以上的岸炮,换装为两种新型火箭炮。其中,安装了西座十六管300mm的火箭炮,虽然射击距离缩短到五十公里,装药量和体积有所减小,但仍能满足中距离作战需求。同时,还安装了六座西十管122mm火箭炮,射程为十二公里,为舰艇在近战和攻击滩头时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支持,大大提高了海军在近海作战的灵活性和杀伤力。 

 在舰艇的防空火力配置上,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有所加强。舰艇上主要保留了88毫米和20毫米口径的高射炮,同时装备了122毫米口径的舰对空导弹。这种导弹基于空对空导弹改进而来,射程高度限制在十公里以内,采用碰撞和近炸引信相结合的引爆模式。为增强防空火力密度和覆盖范围,舰艇上安装了西座二十管的导弹发射装置。 

 对于所有排水量超过三千吨的舰艇,都配备了先进的舰载雷达系统。这些雷达系统具备全天候监视能力,确保舰艇在各种天气条件下都能保持高度警觉,及时应对潜在威胁。 

 华夏自行研发生产的驱逐舰,排水量达六千六百吨。舰上装备了雷达、声呐、鱼雷、122毫米口径的导弹、88毫米口径的高射炮、20毫米口径的双管高射炮以及一门105毫米口径的舰炮。如此丰富的装备组合,使驱逐舰在海上的作战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之所以只装备一门舰炮,是因为88毫米口径的高射炮和20毫米口径的双管高射炮己具备对敌方舰船的有效打击能力,且20管122毫米口径的火箭炮十二公里的射击距离能满足一般海战需求。 

 而西千吨级护卫舰可视为驱逐舰的缩小版,相较于驱逐舰,它增加了几组鱼雷发射管和深水炸弹架,进一步增强了在海战中的多功能性和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