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风云之下的抉择:倭国皇室的挣扎与考量
在场的某位大臣心中暗自思忖:“这谈判的结果显然对我国极为不利啊。要是谈判成功了,我国将会遭受巨大的损失。如此重大的责任,还有那卖国贼的骂名,谁能承担得起呢?”想到这里,他对即将到来的谈判,充满了忧虑与抵触情绪。
总理大臣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在一次重要的会议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即便我们三位大臣齐心协力、共同协作,也不可能亲自去处理谈判的每一个具体环节。我们还是需要组织一个专门的团队来负责此事。而且,我们得推荐一个合适的人来负责具体的操作。我记得,在你们陆军当中,有一个对华夏极为了解的人,以往我们与华夏处理双方关系时,大多都是他出面的。”
陆军大臣连忙回应道:“没错,这个人目前在陆军部外事课任职。不过,他现在的军衔只是大佐。以这样的军衔,恐怕难以承担起这次谈判的重大责任啊。”
总理大臣微微皱眉,接着说道:“那这有何难?我们可以首接提升他的军衔为少将,让他带头代表我们去进行谈判,这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海军大臣点头表示赞同:“对,这个办法确实不错。就当下这种局势而言,如果对方派出的是中将与我们谈判,那我们也提拔此人,让他成为中将。在谈判中,双方代表的军衔对等至关重要,这样才能确保我们不会处于劣势。”
陆军大臣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也表示非常认可。他心里明白,在谈判这种场合,如果双方代表的军衔不对等,己方在气势和实际谈判过程中都会处于不利地位。于是,他也同意了这个方案。
就这样,松下有信被推到了谈判的台前,负责落实三位大臣交代的具体事宜,开始着手处理这一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要任务。
当松下有信的电报消息送到刘铮的办公桌上时,刘铮迅速做出了决定。他决定派遣沈泉,这位临时参谋部的成员,前往东经机场,负责接下来的谈判工作。沈泉虽然正式军衔仅为旅长,但实际上他所指挥的部队规模庞大,相当于一个集团军,下辖十个团,而且每个团的实力都不容小觑,堪比军级单位。刘铮看重沈泉的能力,指定他以中将军衔的身份参与谈判。这不仅是对沈泉个人能力的高度认可,更显示出刘铮对此次谈判重要性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