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澳国战场背后的武器博弈(第2页)

 副官领命而去,刘铮又陷入了沉思。他想着,现在这局势,倭国己经够让人头疼了,得再想些办法给他们使使绊子。突然,他眼睛一亮,像是想到了什么好主意,喃喃自语道:“有了!咱们不是有之前购买米国的半自动步枪嘛,现在都从部队退役下来了,正好可以卖给菲国的米国军队。这样一来,就能增加倭国占领菲国的难度了。嘿嘿,就这么办。” 

 刘铮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不仅要卖枪,还要把自己生产的子弹源源不断地卖给米国。他心里清楚,这一来一往,利润可不少。不过,他也明白,虽然现在米国还没被倭国打败,但从整体态势来看,失败只是早晚的事儿,可不是多了一种先进轻武器就能改变战局的。 

 刘铮心里想着:“一支军队要是没有经过严格训练,没有坚韧的军魂,你给他再好的武器,说不定他失败得越快。就像现在这几个国家的军队,都知道 m1 伽兰德半自动步枪的好处,都把原来的步枪给换了,可他们根本没那本事用好。” 

 刘铮仿佛能看到战场上的场景:那些士兵们拿着先进的 m1 伽兰德半自动步枪,在八百米以外就盲目开枪射击,子弹像泼水一样往外飞,可准确度却低得可怜。他无奈地摇摇头,暗自叹息道:“这些指挥官也是糊涂,光觉得火力密度比原来大了,却根本没意识到这是在浪费弹药,还平白增加了自己的伤亡概率,真是可笑至极。” 

 不过,刘铮对此倒也乐得自在。他心里想着:“哼,他们发射的子弹越多,毁坏的枪支越多,咱们华夏就能卖出更多的武器弹药。我才懒得去告诉他们自卫军胜利的诀窍呢,就让他们这么折腾去吧。” 

 可让刘铮没想到的是,这每天的弹药消耗量简首大得惊人。原本安排的每天五十架次运输机运输弹药,根本就是杯水车薪。没办法,他只能咬咬牙,把运输规模扩大到每天一百架次。可即便这样,还是常常得临时再增加几十架飞机运输,才能勉强满足各国的需求。 

 刘铮看着那不断攀升的运输数据,心里越来越担忧。他赶紧翻开采购表查看,这一看,眉头皱得更紧了。原来,炮弹的消耗居然是最大的。山城和奉天兵工厂己经全力生产了,可还是满足不了销售的需求。之前把缴获倭国的炮弹也都送出去了,现在大口径

炮弹的库存己经少得可怜。 

 刘铮心里暗自思忖:“这可不是个好现象。咱们自己怎么都得留下一部分储备,这世道这么乱,谁知道哪天又会爆发战争。手里没点存货,到时候可就抓瞎了。” 

 想到这儿,刘铮立刻行动起来。他知道,原来的山城和奉天兵工厂炮弹生产能力有限,必须得想办法解决。于是,他果断下令,另外增加十几条炮弹生产线,把太原、武汉、上海等地的生产线也都开动起来,全力满足这些国家的需求。这才稍稍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