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大局观(第3页)

 李振华鼻哼一声:“你要不是因为心急,当年能从所长职位一撸到底?”

 胡秋菊知道他说的是自己当年“色诱”大毛专家的事儿。

 不由老脸一红:“行了行了,以前的事儿不要再提,说现在的事儿。瓦窑大队车间的事儿,你到底怎么看?”

 李振华端坐好,正色道:“我觉得你有点轻视你说的这个赵瑞刚了。”

 胡秋菊立即追问:“怎么说?”

 李振华道:“这个赵瑞刚我不熟悉。可我熟悉余大嘴。他余大嘴能同意和瓦窑大队车间产研合作,生产交给还算正常,研发竟然也全由瓦窑大队负责,你觉得这事儿合理吗?”

 胡秋菊一经提醒,立即反应过来:“对呀,余大嘴这样做确实有点反常。”

 李振华接着道:“事出反常必有妖。这种产研合作模式,绝不是掌控欲极强的余大嘴的主意,而是迫于某种压力,不得不接受的妥协方案。”

 胡秋菊凑近了几分:“你是想说,有可能是赵瑞刚逼他妥协的?”

 李振华郑重地点了点头。

 胡秋菊顿时陷入深思。

 根据自己最初掌握的信息,一开始是赵瑞刚带着瓦窑大队车间制作的套件与北荒项目完全吻合。

 余大嘴研究所里仿制了一批,却没有通过试验。

 这才和瓦窑大队车间开始了产研合作。

 可到后来自己深入调查,才发现,产研全有瓦窑大队车间负责是赵瑞刚提出来的。

 而一向苛刻的余大嘴竟然同意了。

 这样看来,分明是瓦窑大队车间掌握了这一项技术。

 或者再具体一点,技术就握在赵瑞刚手里。

 自己研究所和余大嘴的研究所折腾了多半年都没突破的技术难题,竟然就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攻克了。

 而这个年轻人,还在俄语翻译,车间生产上都有不小的能耐。

 看来这赵瑞刚绝不像自己看到的那般简单!

 “现在你明白你面对的是什么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