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工艺与西红柿炒鸡蛋(第2页)
而刘守江也是难以抑制的激动,粗糙的大手来回摩擦着图纸。
两个人,都明白了这套图纸的价值。
尤其是刘守江。
在这个年代,讲究师父带徒弟。
但当过徒弟的都会有体验,一样的工具,一样的材料。¨卡¨卡/小+说-徃· ′追_最?鑫`彰.节*
师父随手打磨出的零件严丝合缝,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做出的却歪歪扭扭,纯是个废品。
为啥?
刘守江记得真切,当年为了搞懂里面的门道,他天天揣着供销社买来的香烟,见着师父就满脸堆笑,鞍前马后地跑腿打杂。
整整磨了三个月,才从师父牙缝里抠出几句窍门。
而按照师父的窍门加工,还真就管用!
从那以后,刘守江看师父的眼神里就多了三分敬畏七分崇拜。
类似的,在车间内,某某老师父随便点拨几句就能解决某某难题的传说,比比皆是,甚至会被穿得神乎其技。
现在,刘守江终于明白了。
这就是“工艺”呀!
以前拎着香烟腊肉孝敬师父,都不见得换来的窍门。
此刻都被明明白白地写在图纸上。
刘守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只感觉嗓子里发干,膝盖骨颤抖。
“妹夫,这么重要的图纸,你怎么就随随便便放在炕上!”
大哥刘忠国声音都变了调。
赵瑞刚却笑道:“我不放炕上,怎么给你们?怎么给你们讲?”
大江叔张了张嘴,“可是”了半天,却说不出其他的话来。
在自己看来价值千金的机密,赵瑞刚却毫不在意地摆放出来。
他真不知该说什么好。
赵瑞刚笑道:“我知道你们顾虑什么。我要说的是,图纸再珍贵,如果不能造成零件,那都是废纸一张。所以……”
赵瑞刚语气陡然变得冷硬,“大哥大江叔,接下来收收神儿,我给你们讲一遍,个别地方对你们来说难度偏高,但没办法,第一遍只能硬着头皮听!”
赵瑞刚瞬间切换成讲师模式,刘忠国和刘忠民则挺直腰板,集中精力。
他们都注意到,这个只有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身上散发出一种严肃和不容置疑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