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杨小梅的愤怒(第3页)

 厂房的所有设备总共算下来一共两万五千元。 

 因为那个年代这些东西都属于稀罕玩意,厂家不包送货。 

 所以运费方面需要杨承志自己承担。 

 那个年代半挂卡车还没普及,运送货物主要靠解放牌卡车,装载能力有限。 

 因此,想把这些设备全部装下,需要两台解放牌卡车,人工加运费一共一千。 

 这样一来,设备的成本就来到了两万七千元。 

 算上银行里存的,加上杨承志手里的现金,正好够买下这批设备的。 

 “杨承志,我觉得,要不想投资这么多钱的话,完全可以买一些人力机器代替。” 

 崔雪说道。 

 其实,那个年代,电动设备还没普及,即便是沿海地区的一些服装加工厂,使用的也大多都是人力设备。 

 如果用人力设备的话,设备成本可能会控制在一万块钱以下。 

 “还是全上电动的吧。” 

 杨承志咬着牙说道。 

 他之所以坚持上电动设备,主要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以及产能效应。 

 短期来看可能成本略高,但从长远考虑,整套的电动设备给他带来的效应绝对不止现在多投入的那点钱。 

 而通过聊天得知,崔雪之所以能搞到这些电动设备,也是基于她多年在服装行业打拼出来的人脉。 

 也就是说,如果他不认识崔雪,即便有钱也未必能买到这么多先进的设备。 

 对此,杨承志无比感激,当天下午就去了公社银行,报两万七千元的设备款打到了崔雪的账户上。 

 崔雪称设备一个星期左右就能到位。 

 也就是说,最多不超十天,杨承志的新厂房就可以正式投产了。 

 杨承志回到家中,正好赶上从偏脸子屯儿回来的杨小梅。 

 见对方那气鼓鼓的模样,杨承志心中已经有猜测,问道:“姐,你这是咋了,怎么看着不高兴呢?” 

 杨小梅气冲冲的走进了土坯房说道:“还真让你给猜中了,大姨家不肯还钱,无论你说啥,都死活不给!” 

 “最离谱的是那个董海燕,我说你盖厂房需要钱,之前借钱的时候说好的厂房开工就还。” 

 “那董海燕果然摆出了你猜的那套,不仅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埋怨起我来了。” 

 “说咱们是实在亲戚,一共就一千块钱,还特意跑她们家来要了,这亲戚有啥用,都不如一分钱没借给他们家的邻居了!” 

 “真是气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