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沪江大学
方志然笑着递给他一份文件,“这是他近期的投资收益明细,等你了解完再评价。”
林明刚接过文件扫了一眼,立刻打开电脑查看起螺纹钢9月主力合约的走势。会议室里的气氛有些凝重,其他校领导也在小声议论着。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我们是不是应该引导学生远离期货投机?”有人提出疑问。
“但如果这真是他的实力呢?”另一个声音响起,“我们总不能因为他太优秀就打压他吧?”
方志然听着这些讨论,目光若有所思。作为校长,他必须在学校声誉和学生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
“林院长,你研究得怎么样了?”他问道。
一直在研究数据的林明刚开口了,“从专业角度来说,这全靠他自己的本事和独到见解。”
“林院长,”一位年长的教授插话道,“你的意思是”
林明刚站起身,走到投影仪前:“从账户流水来看,季阳第一笔期权是6月10号的赠与。那时他还不满18岁,不符合开户要求。而且这笔期权金额零零散散,如果是诸家赠与,这说不通。”
他打开电脑,调出一份详细的数据:“根据班主任陆明远提供的信息,季阳收到了近两万元的抚恤金,加上他爷爷的存款,有几万块是完全可能的。”
“哈!”吴副校长忍不住笑出声,“林院长,你是不是对金融市场太乐观了?就那几万块钱,能翻多少倍?”
林明刚神色平静:“3月到5月这段时间,市场波动很大。如果操作得当,获得几十倍的收益并非不可能。”
“林院长”吴副校长的语气带着明显的嘲讽,“你手里要是就攥着这点钱,你敢全部投进期货市场吗?”
会议室里的气温似乎又降低了几度。林明刚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我不敢,但季阳敢。他背后有岳父大人撑腰,哪怕什么都不做,至少也能壮胆,张副校长您觉得如何?”
这句话像一根针,直接戳中了吴副校长的痛处。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但又不得不强装镇定。在座的都是院士、博导,就他一个大专生当副校长,实在没什么底气。
方志然适时开口:“关于能力这一点,我昨晚和诸明远通过电话。他明确表示,所有操作都是季阳独立判断的。正是看中了季阳在宏观经济上的判断力,他才选中这个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