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鸠占鹊巢

 时隔多年,我再度踏上这片土地,只是己经物是人非! 

 脚下的每一寸泥土,都似在诉说着往昔的之事,我想起张九爷就长眠于此,心中那股悲伤如汹涌的潮水,瞬间将我淹没。 

 这些年来,张九爷兵解的那一幕,就像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在我心头反复刺痛。若不是当日我办事如此毛躁,九爷怎会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 

 哪怕我多年修道,日夜以道心磨砺自己,可这心中的死结,始终如顽石般难以撼动。 

 “昨日花开满树红,今朝花落万枝空。百年大小荣枯事,过眼浑如一梦中。” 

 我站在原地,反复念着这句诗,突然豁然明白,这些年我一首不敢回老君观,并非不想念这里的一草一木,而是害怕面对当初那个莽撞冲动、害死九爷的自己。 

 宋璐见我神情落寞,情绪低落到了极点,柔声问道:“怎么了长生,是不是想起张九爷了?”我的眼眶瞬间泛红,微微点了点头,拼命咬着嘴唇,强忍着不让泪水滑落。 

 宋璐轻叹一声,劝道:“虽然我没见过九爷,但我知道他对你的疼爱,无人能及。可人死不能复生,你若一首执念于此,不仅会阻碍你的道心,恐怕这也是九爷不愿看到的啊!” 

 听她提到九爷,往日与九爷相处的点点滴滴,如走马灯般在我脑中飞速闪过,我的心仿佛被千万根针同时刺痛,悲伤如决堤的洪水,让我几乎不能自持。 

 宋璐见状,正色说道:“长生,这些日子随你修道,我偶尔看了张九爷留给你的笔记。 

 九爷早就说过,‘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生死就如同西季轮转、昼夜交替,乃是自然的常理。 

 庄子鼓盆而歌,正是因为参透了‘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生死本为一体,那些只喜欢生而厌恶死的人,实际上是‘遁天倍情’,背离了大道至简的道理。 

 我们修道之人,应当把生死看作是‘物化’的必然,形骸的消亡不过是气散形消,而精神却可以‘与道合德’,就像薪火相传,融于这世间的大化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