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1章 眼熟(第2页)

 张家用的种植盆,土壤深度有限,会限制红薯的成长,个头上比张母买回来的稍小。 

 张甜甜好奇,“他们在哪里种的?对面都烧成了白地,就算重新种,也不应该现在就收获才对,这才多久。” 

 况且,现在外面的温度也不适合继续种植红薯,没看农场里都换成玉米了吗。 

 张母摇头,“不知道,可能是以前的存货吧,价格倒是便宜的紧,比市场的还稍微低一点,我看小区里不少人都买了。” 

 市场上物品的价格会比官方稍低,毕竟都是家里种的,或者手工制作的,卖相肯定差点,所以价格也上不去。 

 但这红薯看起来相当不错,比官方售卖的也不差什么,怎得价格上低了两个档次? 

 这事张父比较了解,他急忙拿过来一个红薯,来来回回仔细打量,“是不是什么发霉发芽,或者放置时间太长的?” 

 不怪他多想,而是以次充好的情况太多了,价格这么便宜,就怕有坑。 

 张母拍了他一下,一脸嗔怪,“放心,都是好的,我还能不知道情况?挨个检查过,都没问题。” 

 她又想了想,说道:“是不是因为遭了难,手上缺积分,所以才便宜卖,毕竟现在租房子贵的很。” 

 这倒也有几分道理,毕竟破家值万贯,别看家里的日常用品不起眼,但都需要花钱买,人家急着将红薯变现,也能理解。 

 不过,张父张母还是隐约觉得有点不对劲,但又实在说不出来。 

 张甜甜知道哪里不对劲。 

 那些以前的邻居们,家都烧没了,哪里还会有红薯存货? 

 这红薯必定是有别的来源,有可能是几个人联合起来,上门收购得来的。 

 现在温度高,天气热,多余的红薯放在家里,保存不当就会导致变质。 

 若是有人上门收购,即便价格压低点,也是愿意卖的。 

 张父张母没想到,是因为他们己经习惯了有空间的生活,易变质的东西只要扔进空间,想放多久就能放多久。 

 别的家庭多有这类烦恼,好多都将新鲜红薯磨浆,最后制成红薯粉,延长保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