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探叁拾伍

第199章 江淮老狐狸(第2页)

 曹耀宗心想,袁克文其实不满父兄作为,可是身为人子,不能和父硬扛,更不能为人利用。 

 于是承诺:“克文兄,你我是朋友,是弟兄之交,不涉其他,若有人要打你幌子,让你陷入不孝,我会阻止。” 

 袁克文心中石头落地,越发觉得曹耀宗可交,抱拳道:“就怕这个,如今心安。” 

 “我心安处是家乡嘛。”曹耀宗大笑。 

 大家便不提政局等乱七八糟的东西,只管说天上地下趣闻打岔。 

 茶水喝了三趟。 

 李经迈府邸新管家也来请七爷和克文公子过府。 

 于是大家又往那边去。 

 袁克文好奇打听曹耀宗为何是“七”爷,得知曹耀宗和他们结拜的事情,袁克文叹息:“早来半日,我也能混个排行。” 

 曹耀宗哑然:“你我交往何必居于形式,要是克文兄愿意,我们来日再单独结拜就是,也好过人太杂,让你被动。” 

 袁克文大喜:“甚好,甚好,你不是懂法术么,能不能教我,我也教你金石书画,还能和你同去四马路,必定是个最好的搭子。” 

 曹耀宗感觉他开始放飞了,憋笑答应。 

 等到李经迈府邸,大家又是顿寒暄。 

 曹耀宗随即暂丢开他,和张仁奎去边上,感谢他的帮忙。 

 今年四十八岁的张仁奎,在清末是员货真价实的虎将。 

 他从早年随义和团北上,再南下投奔徐宝山至今,两朝都是镇守长江下游的首要人选。 

 不过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一朝天子一朝臣。 

 如今袁慰亭大权在握,北洋势大,作为徐宝山旧部的他,没有任何背景,已被逐渐排挤。 

 所以他干脆暗中投靠南边,这下更成了袁慰亭派系的眼中钉。 

 毕竟扬州苏北一带是富饶鱼米之乡,民风又彪悍,得之进可窥视中原,退也能扼守长江。 

 因此他这几年压力很大。 

 才四十八岁,虎似人物,两鬓都见风霜。 

 曹耀宗对他,和对袁克文自不同。 

 表达感谢坐下后,曹耀宗先论述了下师门,从蒋青峰辈分,两人同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