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信用社借钱。(第3页)

 陈队长立刻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不行不行,哪能那样啊? 

 信用社贷出来钱我们要还不上,这可咋办?村民到时候背一屁股的债。” 

 也难怪这个年头的人们谁敢去带钱啊,一听说欠债人们吓得都够呛。 

 “陈队长,你也知道现在天气冷。 

 马上就要开春儿了,我实话跟你说,你们账上没钱,种子没有,紧接着后面的化肥也没有钱,你是一定要借钱的。 

 既然要借,还不如多借一点儿,咱趁着开春儿正好把蘑菇大棚建起来。 

 如果

不出意外的话,4个月到5个月左右,咱第一批蘑菇就能卖了。 

 你算一算,那会儿正好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蘑菇一卖。 

 有钱了大家能买粮食,你算一算,你们立刻就能吃饱肚子。 

 等到秋收又是一笔钱,等到秋收的时候不光粮食能收一笔钱。 

 而且蘑菇第二茬也差不多了,到时候家家户户不光能吃上粮食。而且能吃饱肚子,甚至能买上棉衣,能让孩子们读上书。” 

 “你算一算是不是这个道理?” 

 江林川可以帮他们在技术上解决难题,但是要想金钱支援就必须村子里的村民自己乐意才行。 

 不然的话没人愿意好好干,大家到时候都有这种从众心理,这笔钱回来还不如不盖大棚,干点儿别的给村里。 

 反正是江主任给他们拿出来的钱。 

 只有是自己的钱。 

 自己的债才会用心的去干。 

 哪怕是再老实,再贫穷的人都会有自己的小算盘。 

 陈队长沉默了,坐在那里算了半天,怎么算都知道江林川说的是这个道理。 

 借钱是肯定的,可是靠自己去借钱,哪怕是自己到县里再哭穷,最多也就是能拿到一半儿的种子钱。 

 剩下那一半儿还是得他们村儿里解决。 

 如果照江主任那么说,能帮自己找到信用社的人,这样种子钱,化肥钱都解决,还能盖大棚种蘑菇。 

 如果真的蘑菇能丰收了,这笔借的钱肯定能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