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利益关系(第2页)
“我们之间可以为了利益互相斗争,但大家的斗争必须要在一个可控制范围内。”
“如果谁先为了利益不管不顾同室操戈,对同阶级人士大规模灭门,那就是坏了规矩,会成为同阶级的公敌,最后会死无葬身之地。”
“如果按照你的想法,利用这次剿匪将一些士绅牵扯进来除掉,一个两个无所谓,但数量一多就是坏了潜在的规矩!”
“东南沿海士绅参与走私违法的众多,这其中关系可以说错综复杂,朝廷与士绅的争斗也是一直都保持斗而不破。”
“对他们打击的方法是斩断其利益链,消灭他们扶持起来的代理人。”
“从而逼迫他们以合法合规的方式经行海上贸易,而不是解决不了问题就将问题制造者解决。”
余二从没有想过这些,听到杨小龙的解释沉思道:
“恩公的意思是,我们这次打击山贼只是为了单纯地剪除他们羽翼,打断他们的利益链?”
杨小龙点点道:“没错!这群山贼和贼民就是士绅手下最底层的利益链。”
“每当朝廷提出想开海禁,东南沿海必然会出现大规模的倭寇袭扰地方,逼得朝廷不得不继续执行海禁政策。”
“你要知道一旦朝廷开海禁,来往的商船就要缴纳关税,舶来品价格也会随着贸易增加,”
“物价随之降低,其它省份的商人也会前来买船出海做生意。东南士绅将为此失去独揽海外贸易权,失去每年大笔的银子收入。”
“所以他们会供养一批山贼和倭寇,时不时的跳出来兴风作浪。”
余二还是有些没明白,“那剿灭完陆上的山贼也解决不了海上的倭寇啊!”
“茫茫大海只要有船,处处都是路可走,随便找个岛屿躲上几年,等风头平息可以继续重操旧业!”
杨小龙哈哈笑道:“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倭寇分为几类。”
“第一种是真正的倭国打劫者,第二种就是咱们剿灭的这群假倭,第三种则是打劫为辅,走私为主的海盗。”
“前两种就不必多说了,咱们就说说海盗的走私。大明丝绸、瓷器等货物是士绅提供的,连海盗船只大多都是士绅租借的。”
“船货回还,先除原借,本利相对,赃物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