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增加工商税,和江南士绅撕破脸皮。
曹化涥这番话,倒是提醒了朱由检。
既然抄家,灭了抚宁侯朱国弼和彭城伯张嘉猷,他们的十八族。(两人的九族相加。)
得到银子,4925万两。可以拿出一部分,送到国库。剩下的一部分,就送进自己的内帑。
朱由检深思熟虑片刻,沉声道:“这样吧,传朕口谕。将1200万两白银,送到国库。登记入库。”
“命令户部尚书毕自严,亲自清点。记录在册。”
他也不是小气的人,明白不能吃独食。
“其余剩下的3725万两银子,以及黄金346万两。古玩字画.还有硝石硫磺,全部放入朕的内帑。”
“曹化涥,分门别类的放置好。特别是硝石硫磺,是制作黑火药的原材料。一定要妥善保管。”朱由检缓缓开口,表情十分严肃,看着小时后贴身大伴。
曹化涥点了点头,郑重的回答:“明白,皇爷。老奴一定安排的妥妥当当。”
“对了,是不是还有火铳和甲胄?”朱由检突然回想起来,刚才账册上面写有。
“是,皇爷。怎么安排?”曹化涥回过神来,表情严肃。
“5000支火铳,3000支拨给白杆兵。”
“2000支火铳,拨给...东厂。”朱由检缓缓开口,深思熟虑之后。伸手指向魏忠贤。
他准备要加强,东厂的战斗力。
“甲胄800副,400副拨给白杆兵,400副拨给朱雀军。”
魏忠贤回过神来,双膝跪到在地,伏地叩首:“老奴!叩谢万岁爷。老奴魏忠贤,必定鞠躬尽瘁。为万岁爷牵马坠蹬。”
他真的太激动了,要知道这是东厂成立,两百多年以来。第一次获得火器,也就是火铳。
朱由检走上前,语重心长的拍打魏忠贤的肩膀:“魏忠贤,只要你忠于朕。死心塌地为朕办事。”
“朕,会让你安享晚年。你病死之后,朕会给你立碑。”朱由检开始画饼,描绘一个蓝图。
唰——
所有人齐刷刷,看着魏忠贤。脸上露出复杂的神情。
曹化涥心想,大明立国两百六十年。没有一个太监,能够立碑。
魏忠贤,真是好命啊。
魏忠贤听到这番话,嘴角压不住的笑容。用头杵地,用力磕头三下。
咚!咚!咚!
“老奴,领旨,谢恩!”魏忠贤说完这番话,缓缓站起身。
朱由检视线环顾一周,看着所有太监:“尔等也是一样,只要本本分分替朕做事。”
“朕在崇祯二年,正月初一。给每个太监,赏赐二两银子!”
御马监的太监们,听到朱由检的话。顿时喜笑颜开:“多谢,万岁爷!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曹化涥笑吟吟的说道:“这是皇爷,对你们的恩典。你们要懂得感恩,不要吃里扒外。”
曹化涥的话,可谓是一针见血:“你们这些小兔崽子,要牢牢记住。是皇爷对你们好,把你们当成人,给了你们尊重。”
“是,干爹!”这些小太监,顿时心里打了一个激灵。朝着朱由检,跪倒在地。伏地叩首。
朱由检云淡风轻,淡淡道:“都起来吧。继续般!”
“是,万岁爷。”
为什么古代,造反都是要诛九族。在明成祖朱棣时期,还出现诛十族!
原因很简单,震慑人心。
因为当叛乱造反,不用受到惩戒。很多年轻人就会有样学样。
反正造反失败,又不会死。家族又不会受到牵连。
皇帝的正统性,是不容许玷污的。
朱由检从后世而来,看过满清的闭关锁国,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他明白一个道理。
建立一个秩序很难,但是毁灭一个秩序很容易。
战争爆发,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魏忠贤缓缓站起身,双手作揖询问:“皇爷。朱国弼...已经被阉割了。”
“他们两人,现在都在囚车里面。听候发落。”
朱由检眉头一挑,嘴角勾勒出一抹弧度:“九月十八,午门斩首!人头悬挂在奉天殿,作为警示。”
“这就是造反的下场!”朱由检声音骤然拔高。
魏忠贤回过神来,松了口气:“明白,皇爷。老奴会安排好的。”
......
朱由检深思熟虑,看着魏忠贤和曹变蛟,表情严肃:“朕,心里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恢复成祖永乐时期,郑和西下西洋。”
“重新打造郑和宝船,打造一只强大的水师建队。”
“从福建浙江的港口,南下前往马六甲海峡。那里有我们,大明永乐时期,建造的一座要塞。”朱由检语不惊人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