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派人去福建找红薯。

 奉天殿内。 

 文武百官不由得面面相觑,小皇帝这么做。明显就是在提高武将的地位,打压文官集团。 

 卢象升身穿一品武将官袍,手持白玉芴扳走出来。抬起头大声支持:“臣,非常赞同。修建大明英雄纪念碑。” 

 “戚继光,确实有资格上碑。” 

 他现在可是武侯,顶级勋贵的代表人物,军中的翘楚。自然要支持崇祯皇帝。 

 “臣!徐光启附议。我大明现在风雨飘摇,需要凝聚人心。”徐光启难得参加一次大朝会,从工部走了出来,举起手里的芴扳。 

 御史杨鹤,身穿六品官袍。举起手里的青铜芴扳:“陛下!臣觉得,攘外必先安内。” 

 “现在陕西的闯贼高迎祥,还有王嘉胤、神一魁的农民军肆虐陕北。” 

 “新任三边总督洪承畴,坐视不管。导致闯贼烧杀掠抢,势力更加猖狂。” 

 “臣主张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策略。”杨鹤说的振振有词。 

 朱由检坐在龙椅上,眉头紧皱。脸上流露出厌恶的神情。 

 夸夸其谈,真是不堪大用。 

 你是哪位啊?你算哪根葱啊。一个小小的六品御史,居然敢弹劾洪承畴,这个老子提拔的三边总督。 

 这分明是指桑骂槐,对自己不满啊。 

 朱由检冷哼一声:“好了,你下去吧。朕今天心情好,不想听你的空谈。” 

 杨鹤错愕的表情,仿佛自己准备要入洞房。临门一脚,被人踹开了。 

 魏忠贤身穿大红色斗牛服,转过头阴鸷的目光,仿佛一条阴险狡诈的毒蛇:“杨大人。你耳聋啦?陛下让你下去。” 

 杨鹤满脸愤愤不平,便走了回去。 

 现在东林党领袖韩爌被杀,还被诛杀十族。朝堂之上,出现了部分权利真空。 

 杨鹤不是东林党人,他的祖籍湖南常德。万历年间进士。他并没有在东林书院读过书。 

 朱由检坐在龙椅上,视线环顾一圈:“还有谁要弹劾?都一次性站出来。” 

 整个奉天殿,陷入了一片沉默。 

 英国公张维贤缓缓抬起头,身穿一品官袍。走了出来,举起手里的汉白玉笏版:“陛下,老臣同意。由工部修建,大明英雄纪念碑。” 

 “但是,戚继光既然上碑。太祖高皇帝时期,徐达.常遇春.刘伯温.汤和.蓝玉有没有资格?” 

 “还有成祖永乐皇帝时期,丘福.朱能.张玉.张辅.孟善,他们有没有资格?” 

 英国公这番话,就问的很有深意。 

 毕竟他的老祖宗是张辅,英国公世袭罔替,一代代传承下来。 

 朱由检表情严肃,一番深思熟虑,坐在龙椅上缓缓开口:“朱能的后代,欺君罔上。成国公一脉,都已经被消除爵位。” 

 “张辅,自然是可以的。我大明第二位忠臣,记录在大明英雄纪念碑。” 

 毕竟,自己娶了英国公的嫡女。英国公张维贤,又给了800万两银子,作为女儿的嫁妆。 

 不仅仅是给老岳父,一个面子。还可以安抚勋贵集团。 

 自己不是暴君,他不想在动手了。 

 这就是政治,拉拢一批人,杀一批人,在打压一批人。 

 看了教员的语录,给了朱由检很大的启发。 

 其中一句话印象深刻,把朋友变得多多的,把敌人变得少少的。 

 英国公张维贤缓缓抬起头,脸上不由自主流露出开心的笑容。高高举起手里的芴扳:“老臣!叩谢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乃我大明天命圣主。励精图治,打击贪腐.整顿吏治。发现粮种土豆,让我大明百姓免除饥饿。” 

 周延儒连忙向前一步,果断吹捧朱由检,想要迎奉圣意。 

 内阁阁臣张瑞图,身穿武英殿大学士官袍。向前一步走出来,举起手里的芴扳,询问道:“陛下。臣听闻浙江布政使高聿良.浙江按察使侯必昌被槛送京师。” 

 “浙江是朝廷的赋税重地。浙江布政使,不能空悬未决。” 

 “臣,恳请陛下。大慈大悲,将温体仁贬官派去浙江,担任浙江布政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