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朱由检狂喜,派卢象升去平叛!(第2页)

 

“你作为副总兵,要负起责任。淘汰老弱,招募青壮入伍。”满桂缓缓开口,沉声叙述。

 

“我会像朝廷,上题本。”

 

“希望陛下,能够用太仆寺,调3000匹马匹,来到宣府。”

 

刘芳亮回过神来,双手抱拳询问:“满总督。招募新兵,需要军饷。”

 

“不知道,你给每一位士兵,多少军饷?”

 

满桂深思熟虑,认真的想了想:“每一位士兵,本总督给1两银子,作为军饷。”

 

满桂是这样考虑,宣府的额定兵员8.5万人。在淘汰掉老弱之后。

 

那么最少需要,重新招募7万人。

 

户部已经拨款,100万两白银。

 

省着点用,可以够10个月。

 

先把新兵招满,训练三个月,用来守城绰绰有余。

 

满桂沉声叮嘱:“刘芳亮。我们宣府,一天吃两顿。我写一份奏折,上交给司礼监。”

 

“看看能不能,让陛下调几百斤,皇室细盐?”

 

刘芳亮点了点头,追问一句:“卑职明白了。每人每月1两银子。”

 

当天中午,刘芳亮就来到宣府城的东市,敲锣打鼓进行招兵。

 

“宣府的儿郎们,新任宣府总督满桂上任。重新招募新兵入伍,参军报国。”

 

“我是宣府副总兵刘芳亮,我也是贫苦百姓出身,来点实际的。”

 

“满总督说了,只要你能够参军。新兵每人,每个月军饷1两银子!”

 

“一天吃两顿。能让你们吃饱。”

 

刘芳亮手里拿着铜锣,左手拿着鼓棒,进行吆喝。

 

话音刚落,犹如晴天霹雳!

 

“不会吧?每个月1两银子!”

 

 

“真的假的?军饷能有1两银子?”

 

“是啊,不会是当官的忽悠我们,去当炮灰吧?”

 

东市的百姓,穿着粗布麻衣。面面相觑,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刘芳亮满脸的无奈,声音拔高:“乡亲们!我也是农民的儿子。我亲眼看到,司礼监传旨的太监,带着一百多辆马车。”

 

“马车上面,都有四个大箱子。”

 

“再说了,宣府是九边重镇,是京畿的西大门。防御蒙古察哈尔部和科尔沁部。朝廷不可能不管我们。”

 

刘芳亮缓缓开口,视线环顾一周。看着东市的百姓。

 

“这年头,农民种地。还要像朝廷交田税。一年下来,都赚不到1两银子。”

 

“乡亲们,你们说是不是?”刘芳亮话锋一转,转移话题。

 

这句话,说到百姓的心坎里面。

 

“是啊,种地只能勉强温饱。”

 

“要是遇上旱灾和蝗虫,那就颗粒无收啊。”

 

“我听说北直隶,那边很多的镇.村都遭遇了蝗灾。”

 

“王老四,你听谁说的?”

 

百姓七嘴八舌,吵得刘芳亮脑袋瓜子嗡嗡叫。

 

铛!铛!!

 

刘芳亮实在是忍受不了,用棒子敲打铜锣:“行啦!七嘴八舌的,吵得我脑袋都大了。”

 

“当兵就跟我去军营,报名参军。”

 

“不想当兵,可以离开。我绝不阻拦。”

 

最终,刘芳亮才招募到1125人,全部都是青壮。

 

.....

 

话分两头,一名锦衣卫千户穿着飞鱼服,背上背着令旗。骑着一匹高头大马,风驰电掣冲入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