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淮茹那边就惨了(第2页)

 全国粮票一斤两毛钱,拿了一百五十斤。京城粮票一斤一毛五,拿了二百斤。 

 肉票不多,一斤西毛钱,拿了三十斤。油票十斤,一斤七毛,这玩意儿比肉还贵! 

 糖票倒是不贵,五毛一斤。但耗子表示只有三斤,多了没有。 

 蓉蓉心心念念的回力鞋,这下也有着落了。两张票,耗子弯着眼睛,他娘的就要了十块钱。这狗东西在这上面保准赚美了! 

 棉花票一斤一块二毛钱,要了三十斤。耗子表示这天儿转头就要冷了,行市见长,他也没辙。 

 烟票我只要甲、乙级烟票,丙级的不要。 

 啥!你没甲级的,那你牛哔哄哄啥呢。乙级的包圆了,才拿了五张。 

 自己虽然没酒瘾,但没事也得咂吧两口吧。不然还能闲着坐哪玩手机去? 

 糕点自己对人不爱吃,但也有备无患。拎着去王姨家串门啥的,蓉蓉那小丫头也爱吃,顶顶好。 

 布票也本着有备无患的念头,多来点吧。后面娶媳妇后,总不能俩人睡旧被褥,穿旧衣服吧。 

 一想到娶媳妇,向东也就不拘着了,什么肥皂胰子,毛巾牙膏搽脸油,都拿出来吧。 

 这零零总总的,花了向东两百都没打住。 

 耗子背着人点了点钱数,没差后就紧忙收到里兜儿。都没发觉脸罩掉了,合不拢嘴的奉承着向东。 

 “您放心,这位爷。以后有好票,我给您留着。” 

 向东知道他今天赚翻了,但谁让咱着急需要呢,这上杆子的事也怨不着谁。 

 “行吧,有了就给我留着。我过段时间来了还找你。你忙着吧,我再转悠转悠。” 

 再往里走,两边卖啥的都有。 

 向东也没想着买古董啥的,那瓶瓶罐罐的就是专业人士偶尔都得打眼。别以为只有后世有假货,这古董造假自古有之,清末民初更甚! 

 若是真想捡漏,还得买近代书画家的作品。那玩意儿现在不值钱,普通人一月工资就能买好几副。 

 嗯,闲了就去找找看,这个划重点。 

 “您这是牛肉吧?” 

 “真真的黄牛肉,队里的牛摔死了,舍不得吃,就给拿这来了。您来两斤尝尝?” 

 中年男子脸上闷着一条,泛着臭味儿的毛巾,嗡声说道。 

 “您带了多少?” 

 向东表示就问你看不起谁?看我今天不给你全包圆喽?都要了!